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3876590
美国崛起于1865—1945年,在时间上比中国早。美国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和平崛起的中国学习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崛起以前的美英冲突

时间事件结果
17931794英国对美国贸易禁运双方和解
18371838美国民众援助加拿大的反英起义美国中立,英美双方都无意借此挑起战争
18381841美加边界争端双方和解
18451846英美争夺对俄勒冈的控制权英美双方妥协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8世纪还不是美国“崛起”的世纪……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第二位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英德两国工业产值合计为76.2亿美元,美国为世界第二、第三位总和的124.6%。

——黄安年《美国的崛起和发展》

材料三   (美国)在“成为地区性大国”阶段,严格遵守实用主义外交;在“向全球性大国过渡”阶段,则在软实力和硬实力方面全面扩张;在“成为全球性大国”阶段,则输出国际秩序。笔者认为,鉴于中国国际环境和周边形势的复杂性,中国现在只是处于“成为地区性大国”阶段,应该谨守实用主义外交,一心一意谋求国家建设。

——郭振家《从冲突到合作是新崛起国的必经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崛起以前美英冲突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美国在冲突中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美国崛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美国正处在哪一阶段。材料三认为,我国当前应该采用怎样的外交策略?
(4)综上所述,我国可以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获得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四条保护工商业,不得侵犯。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材料二   


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告别田赋鼎”。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告别田赋鼎”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
2024-02-18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   19783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19889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讲道:“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19881024日,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据《邓小平文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2022-08-31更新 | 1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达到全盛阶段。公元574年,(北)周武帝诏令“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灭(北)齐后,周武帝又下令“现成寺庙,出四十千,并赐王公,充为第宅。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融括佛像,焚烧经教,三宝福财,簿录入官,登即赏赐,分散荡尽”。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1.凡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并执有任何依租簿而获得的土地或产业之产权,……其净年值除缴纳该项土地之一切租税及费用外,不少于十镑者,即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参加下届国会……任何人不得在任何一年登记作为选民,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之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假如他在当年七月底之前十二个月中曾接受教区赈款或其他救济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他丧失了选举国会代表的资格。

——《1832年改革法》(英国1832年6月7日)

2.凡年满21岁制男子,目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运动用其投票权力。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使各选区能够选出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人民宪章》1837年

材料三:18世纪的奥地利仍是盛行农奴制度的农业国,这种落后状态又使奥地利受到新兴的普鲁士的凌辱。女皇特蕾西亚进行的改革,便是在这种状况下开始进行的。她于1751年颁布了普遍征税法,取消了各邦和领主们的收税权。根据以女皇名义发布的土地册,一切臣民都要按照财产和等级普遍纳税。此外还规定农民为领主服徭役的时间每周不得超过3天,并宣布在皇室领地上废除农奴制。为发展经济,政府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对新建工场免税10年,放宽必须加入行会的规定,还统一了币制和度量衡,废除了国内税卡。此外,国家还对进口工业品课以高关税,而对进口原料则降低关税。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1981年,全国总工会、共青团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倡议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倡导开展了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使亿万群众自觉参加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活动。在这过程中又有不断的发展,在“五讲四美”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三热爱”内容。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周武帝禁绝佛道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份改革主张的最主要分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宪章》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蕾西亚女皇经济改革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意义。
2023-12-22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