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 题号:138986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秉忠,那州(今河北省那台市)人,元初政治家和文学家,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改名秉忠。刘秉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易经》及宋邵雍《经世书》,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所不精。1250年夏,刘秉忠向忽必烈上万言书,就正朝纲、选贤任相、修史定历、尊孔复祭等内容,提出了“以儒治国”的施政纲领。在国攻大理城时,忽必烈号令蒙军踏平大理。刘秉忠等人冒死进谏,忽必烈最终放弃了蒙古屠城旧制。刘秉忠还参考中原制度,制定内外官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国家机构和官僚体系。1264年,在奉命主持新都城建设中,他以《周礼考工纪》为指导,按照“南朝北市,左祖右社”的原则,规划建造了大都城。刘秉忠以其卓越的贡献,被誉为“大元帝国的设计师”。

——权学宜《大元帝国的设计师刘秉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秉忠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秉忠做出贡献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材料   1910年秋,中国东北地区暴发了一种烈性传染病,疫情迅速传播,病死率极高,几个月时间便夺去数万人生命。日俄两国更以卫生防疫为由,准备抢夺东北三省的控制权。经外务部右丞施肇基力荐,拥有剑桥医学博士头衔的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时年31岁的马来归国华侨伍连德,被任命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他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细菌学检验结果首次提出,此次流行的是极为凶险的肺鼠疫,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一系列防治措施全面展开,包括控制传染源,建立鼠疫医院、受感染者集中入院治疗、隔离疫区以及对房舍和衣物严格消毒等;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交通、限制人口流动和推广佩戴简易口罩等;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并注射耶尔森血清。由于疫情导致死亡人数庞大,加之天气极度严寒,不便土葬,成排的棺木和死尸暴露于地面,严重威胁公众健康。伍连德立即向清政府上书请求集中火化鼠疫死者尸体。最终在疫情蔓延威胁下,清政府批准集中进行火葬。至1911年3月1日,最后1例鼠疫病例被记录。这场骇人听闻的世纪鼠疫大流行历经7个月后终被控制。推行火葬这一历史性创举也被俄国效仿用来处理鼠疫死者尸体。这是中国首次尝试采用现代科学卫生防疫理念抗击传染病且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伍连德鼠疫防治案例堪称世界流行病学史的典范,他率先带领中国防疫事业走向新的开端。

——摘编自毛艳梅等《博学载医,赤心爱国——纪念鼠疫斗士和中国公共卫生先驱伍连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应对东北鼠疫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的主要历史功绩。
2020-05-10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   1860年,林肯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于1861年2月组成了南方联盟。4月12日,向北方发动进攻。美国南北战争就此开始。由于北方资产阶级林肯政府没有充分准备,内战初期,北方失利,华盛顿几乎失守。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1862年,林肯采取了革命性的措施。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各州的黑奴“永远获得自由”,“可参加合众国军队”。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很快就有50万至75万工人参加了军队,南方有50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的10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于是,战争形势急转直下。1865年4月3日,南方首都里士满被北军攻克。历时4年之久的南北战争,以北部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采取“革命性措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采取“革命性措施”的意义。
2020-03-14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思成(1901年—1972年),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受过西方现代建筑教育洗礼的梁思成,基于建筑、结构、材料等知识与科学思考,通过文献、实物及向工匠学习,在很短时间内,厘清了清官式建筑建构、术语与尺寸推算体系。北宋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历经800余年影写传抄,至清末民初,人们对其书原貌早已茫然。19302月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后为这部书的研究制定了计划,朱启钤、陶湘等早期学者,为《营造法式》校验互勘,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梁思成加入营造学社后,首先通过学习清代建筑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理解清式建筑做法,并于1934年出版专著《清式营造则例》;继而结合唐、宋、辽、金建筑实物,逐步释读《营造法式》。从辽、宋及唐代建筑遗例开始,经十数年实例考察与探究,完成巨著《中国建筑史》。2001年,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全文出版,为世人学习古代典籍《营造法式》,奠定了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研究基础。

——摘编自王贵祥《梁思成与(营造法式注释)》


(1)概述梁启超在建筑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
(2)分析梁启超在建筑研究方面做出卓越成绩的原因。
2022-03-21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