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139061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苏州人口(户数)简表。

年代户数(每户以五口计)人口密度(人/km2史料   出处
太平兴国五年(9803519521《太平寰宇记》
元丰三年(1080199892104《吴郡国经续记》卷上
宣和年间(11191125270000161《鸿庆居士集》卷二
德祜元年(1275329603196《姑苏志》卷一四

材料二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表。


前期中期后期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北方27884.5%27463.9%12140.3%
南方5115.5%15536.1%17959.7%

(1)材料一表格反映宋代苏州人口的变化特点,指出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2)材料二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大力推广蚕桑、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同时,实行货币地租,明万历年间,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赋役货币化。据统计,至万历末年,御用消费、土木工程、官俸支出等项目均已折银,北方各边的年例银也增至每年近500万两。晚明时期,在扬州业盐的秦、晋、徽三希商人,资本总计不下3000万两,“藏锥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并出现了从事羊毛生产和经营蔬菜副食品生产等类型的专业市镇。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在万历二十四年出现了“张位秉政,前卫千户仲春请开矿,位不能止''的现象,朝廷向各地派遣矿监税使对工商业者大肆掠夺,严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晚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在清代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摘编自王潜《晚明经济因素与晚明社会变迁初探》

材料二   自晚清以来,由于受到西潮的影响和冲击,工商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江南士绅中,一部分转化为新式的近代知识分子,一部分因经营丝织业而成为巨富,甚至出现“绅商”并称的现象,比如,清末南浔庞氏家族以经营蚕丝发家,发展为南浔“四象”之一。1916年,由江南丝业公会董事梅屐中等发起,仿上海的商业组织,成立的镇商会等商业组织,后经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发展为包括南浔镇商会、丝业同业公会、酱酒业同业公会等机构的专门商业组织。民国以来,江南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贫儿教养院、育婴堂、承济善堂、老人堂、游民习艺所等慈善机构,但近代江南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仅是局部的缓慢变迁,并未出现根本性的社会转型。

——摘编自良友兴《从传统走向现代:一个江南市镇社会结构在近代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明时期江南经济变迁的表现及制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时期江南经济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明及近代江南经济变迁的认识。
2021-05-18更新 | 1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里面,有一篇《地员》,可说是讲土壤的一部专著。它把土壤分类同地下水位高低以及宜于何种作物和植物都联系了起来。它把九州的土壤,就它们的肥沃程度,区分上、中、下三级,每级都包括六种,一共是十八种。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北宋时候,小麦已成为北方人的常食,以至南宋初期的金兵占领北方之后,大批北方人流高南方时竟引起了麦价的陡涨,从而促进了南方麦作的进一步发展。当时不但“有山皆种麦”,而且部分水田也实行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三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方麦作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趋向的主要因素。
2020-07-18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7世纪起,英国步西班牙的后尘,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国王的“特许状”建立了第一个北美殖民地——詹姆斯城。北美殖民地居民来自英、法、德、荷等国,他们是为了逃避政府迫害和天灾人祸,或者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和美好生活。凭借武器和物质上的优势,他们驱逐或屠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强夺其土地。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闽南及粤东地区人多地狭,田少山多,所以尽管禁令森严,福建沿海的闽南人还是向台湾偷渡不绝,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被承认完全合法。移民开禁以后,大批闽粤移民纷纷来台。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居民除土著外共有232443户、1901833口,一百余年增长了近十倍。明末以来,台湾西部、东部沿海平原和中部盆地先后得到开发。台湾向大陆输出米、糖、硫黄、藤条等,由大陆输入日用百货,大洋贸易的转运经济转变为两岸贸易。

——据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成为17世纪西欧殖民对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闽粤移民与西欧移民迁移形式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中、欧移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8-01-10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