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14016310
1920年11月29日,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这一措施执行的是
A.自由贸易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学者认为,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如果说计划的目标是“政权生存”,那时的经济也许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但如果说计划的目标是“经济发展”,那时的所谓计划则极为缺乏经济发展的成分。该学者意在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具有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B.围绕保卫和巩固政权展开
C.为新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D.推动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021-05-11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20年冬,苏俄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人民委员部建议由国家直接组织农业生产,向农民发放种子和征收农产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这一建议
A.成为国家调整政策的依据
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C.忽略了社会形势的新变化
D.有利于摆脱经济的困境
2019-07-09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所示为一名海军士兵在1920年致列宁的封信中的部分内容。对此,列宁(     
A.改善工人待遇以推进工业化B.积极探索社会主义过渡路径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立即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2-12-05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