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405539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严复认为:治民之刑法,国人早已有之;治官之宪法则是我国所旧无。而控制和规范执政者和政府的根本大法,就是宪法。立宪政体中,政府尤其要守法,“其所守所由,草苹大经,必不可畔者斯为宪法,惟专制无之”。而要求执政者和政府谨守宪法和法律,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体制,因此,立宪要求政府遵宪守法,对国人来说,这不仅涉及政体的改变,也涉及思想观念的重大改变。那么,如何使执政者及政府守法?这要求确认人民主权者的地位,确立保障基本人权的立宪宗旨。只有确保基本人权的不可侵犯,才能建立起有效“治官”的法治。他还指出:“立宪之国,最重造律之权,有所变更创垂,必经数十百人之详议。议定而后呈之国主,而准驳之。此其法之所以无苟且,而下令常如流。

——摘编自《严复的宪政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严复的宪政构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宪政构想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摘自诸葛亮《出师表》(《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诸葛亮的人格品质及执政理念。
(2)说明材料中诸葛亮品行、思想的成因。
2020-07-03更新 | 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记》说屈原“为楚怀王左徒”时,“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却不免横遭谗谤被排斥,以致流放。但其为人志节却不同流俗,其文学成就独放异采。《史记》本传引淮南王刘安叙《离骚传》云:“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絮,其行廉……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屈原的从政遭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2020-12-01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白圭是周人。在魏文侯时,李克为相,致力于指导农耕、土地的利用,而白圭却喜欢观察不同时期市场的物价变化,所以他主张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白圭能做到不讲究吃喝,克制嗜好欲望,节省穿戴,与管事的家憧奴仆同甘共苦,捕捉发财时机就像猛兽凶禽搏取食物那样迅速敏捷。所以白圭说:“我经商谋利就像伊尹、吕尚图谋国事,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一样。所以,凡是智慧够不上同我这样随机应变,勇气不够坚决果断,仁义而不能正确取舍,强悍而不能坚守原则的人,虽然想学习我的生财之道,我也始终不会告诉他。”天下讲论经商生财之道的人都以白圭为祖师。

——整理自《汉书·货殖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圭积累大量财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对白圭思想形成的意义。

2017-12-06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