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8 题号:14067891
近代西方经济

材料 从15世纪末起,英国等欧洲国家掀起了圈地运动。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逐渐开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也开始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走向世界。从欧洲地区间的关系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内部地区间的贸易开始不断繁荣起来。随着商业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展,食物原料在区域间广泛传播和利用,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从欧洲与国际的关系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经过培育改良,最终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在抢掠异域食物的同时,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在那里培育改良,大量生产,最终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

——摘编自朱慧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从材料中概括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双屿港与全球贸易

材料一明初,政府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宁波等地的市舶司,只允许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来华贸易,严禁民间与外国贸易。然而,沿海商人为了生计,仍冒险与外商进行走私活动。1517年,葡萄牙遣使来华要求通商,因不在朝贡国名单中被驱逐出境。葡萄牙人只能在海上与中国走私商人交易。

之后,中国商人引葡萄牙人来到宁波港外的舟山群岛,葡萄牙人未经明政府的允许,就将六横岛和佛渡岛开辟为双屿港,并在此建房、修港口、成立自治的市政机构。来自美洲、欧洲、日本的白银、珍珠、皮货等源源不断运到这里,向中国走私商人换取丝绸、瓷器和茶叶等,逐步形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国际自由贸易港。

1548年,明朝政府派兵攻入双屿港,用木石“筑塞双屿港而还,番舶后至者不得入”,这个国际自由贸易市场自此消失。其后,葡萄牙继续寻找新的中西贸易中转站,1553年获得澳门租住权,最终葡萄牙和西班牙构建了澳门—果阿—里斯本航线及澳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钩织出一个全球贸易网络。


——摘编自王颖《双屿港命运与东西方历史的分野》等

材料二16世纪重要商路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评析双屿港的兴废。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澳门—果阿—里斯本航线及澳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对欧洲商业的影响。
2021-05-09更新 | 419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三幅图反映的是三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三角贸易。



提取图1、图2、图3中任意两条的信息,并给予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完整,说明史论结合)
2020-12-04更新 | 14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世纪80年代初,法国启蒙学者雷纳尔针对美洲的发现,提出了著名的“雷纳尔之问”,即“美洲的发现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如果它是福音,我们靠什么手段来保持促进其带来的好处?如果它是祸害,我们靠什么手段来弥补其带来的损失?”。

随后,欧洲学界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意大利学者约瑟夫·芒德里认为,美洲的发现是一个十足的错误,在给美洲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使欧洲遭受了伤害。法国学者沙特吕则批判了“美洲的发现是邪恶的”这一观点,认为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欧洲商业的进一步扩张,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是有益的。

——摘编自王晓德《“雷纳尔之问”与美洲“发现”及其后果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雷纳尔之问”做出一个回答,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019-05-25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