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85 题号:14100089
顾兆熊在1919年5月9日《晨报》“评坛”栏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之示威运动与国民之精神的潮流》评论。他认为“吾观此次学生之示威运动,似青年之精神的潮流,已有一种趋势……则将来之社会,必可转病弱为强健也”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以社会的运动改造社会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找到了社会改造的途经D.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
21-22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20年日本对华出口较1919年下降7.2%,下降数额2915万美元,1921年日本对华出口又同比下降8696万美元。同期,其他国家对华出口增长30%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群众性爱国运动的高涨D.欧美列强的商业竞争
2021-11-21更新 | 10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加紧在中国传播。新出版的报章杂志有好几百种,都竞谈世界各文明国的新学说,而社会主义是其谈论的焦点,并且很受社会上的欢迎。这反映了当时
A.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B.社会主义成为社会共识
C.探索救国道路新突破D.革命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2022-05-07更新 | 3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学者王奇生指出,1915—1925年间中国三次声势浩大的集体运动(即1915年反“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就动员规模而言呈现出递增的态势——“事件”—“运动”—“革命”,而这三次危机的“口号”却呈现出“亡国”—“亡省”—“亡人”的递减格局。造成这种演变的重要原因是(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不同B.列强殖民侵略力度增强
C.国民民族主义意识逐步提高D.共产国际的介人与指导
2023-12-14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