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82 题号:14119108
汉唐时期,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在其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蹄子与马蹄无异,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很多则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像是与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这一时期骆驼载货的造型更为流行,驮载货物的品类也更多,并且胡人牵骆驼的搭配造型在骆驼陶俑创作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摘编自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2004年)


(1)辨析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材料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2)提取材料信息,对汉唐文物中骆驼形象的变化加以阐释。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司马光修史

材料 因反对变法,司马光被贬出中央,正是在退居洛阳的15年内,他完成了《资治通鉴》的大部分内容编撰。编纂《资治通鉴》时,他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还参读了野史、文集、谱牒、家传、小说等各种史料320余种。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斟酌取舍的理由。元丰七年(1084年)书成,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序以奖之。

《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其开篇:

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

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社稷无不泯绝。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是故能_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开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治通鉴》对研究“三家分晋”的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司马光修史”这一行为的认识。
2022-01-28更新 | 3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

——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

材料二   


材料三   清末创刊的《北京醒世画报》记录了宣统元年间的北京民众生活。其中,一则报道述评:“汪姓少妇时常与他(她)男人讲平权自由,前两天该妇人晚上出去没回家。他(她)男人一问他,他(她)反炸啦,说现在时代平权自由,我不能受你压制,我爱怎么就怎么,你管不了。男人反驳她(她),这叫野蛮不要脸,那能算自由吗?”此外,诸如反对女子公开抛头露面、斥责主家虐使婢女、同情女子外出摆摊补贴家用等均有报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史料真伪与史料价值的关系。
(2)阅读材料二,指出岳麓秦简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岳麓秦简的研究价值。
(3)结合时代背景,对上述报道进行解读。
2021-01-21更新 | 1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史料1

史料2   

材料二   东汉时期,在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过着游牧生活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跟汉人杂居,学习农业生产,与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是大多也还保持部落组织,保留自己的语言和习惯。到了西晋初年,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族和羌族等族共有几十万人。

西晋末年,由于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也先后南下,逐渐迁移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据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如此多的百姓来到了长江一带,使长江地区迅速变成我国另一个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南方也得到了极快的开发与发展。

——摘编自《中国民族关系十讲》等

(1)指出材料一中两则史料的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民族迁移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024-02-26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