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14148325
东周初期,周王室衰微,于是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士和百工流散到诸侯国和民间,有的做官,有的著书,有的招徒,有的做隐士,有的讲学。这一状况
A.促使贵族逐步垄断文化教育B.使文化对外传播受到阻碍
C.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利于法家思想成为“显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关于“禅让”,战国时期的《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分别有如下记述,“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上述记述表明,战国时期
A.禅让制仍具有进步作用B.尧、舜的事迹被肆意虚构
C.天下情怀备受诸子推崇D.政治复古成为时代潮流
2022-04-19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A.百家争鸣的结束
B.思想兼容的走向
C.国家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诘难
2018-11-29更新 | 2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孔子认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荀子则提出“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诉求
C.儒法思想的融合D.社会变革的进程
2022-07-06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