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41565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德】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德】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思考: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是怎样进行殖民扩张的?这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到怎样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玉米”是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1869年中央太平洋铁路修通之前,美国东西部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巴拿马运河没有开通,美国人从纽约到旧金山需要乘船绕行整个南美洲,最短的也要6个月。

……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1849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人事筑路。

这条铁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工了。自此,……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

19世纪的美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铁路成功史。交通运输业极大地刺激了对铁路沿线地区的投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州的分工和专门化生产。到19世纪末,美国西部经济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俄亥俄河以北的“小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棉花王国”。铁路大通道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西部的城镇化进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部催生了众多的“铁路城镇”。五大铁路干线所到之处,一大批中小城市从无到有、欣欣向荣,使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日益繁荣。

——高连奎《为何美国是老大》


(1)写出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其中一条途径,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影响全球贸易网形成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铁路修建得以完成的因素及其重大影响。
2022-04-07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实行有条件的“开禁”。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流入使“一条鞭法”很快从福建等地推广至全国。外国银元的流入,在中国货币文化上引起了一次大革命。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了国内丝织业等行业的发展。福建漳州的月港,由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新兴的沿海商业城市。到嘉靖时,百姓争相从事工商业。通过大帆船贸易,西班牙传教士将天主教文化带到中国,也使西班牙及美洲大陆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移居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华人把中国的传统技艺如制造鞭炮、刺绣技术等,传授给当地人民。大帆船贸易承载了资本、:商品、人员、文化的交流,是真正的“海道大通”的实现,是世界全球化的真正起点。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等

材料二 表31844-1856年英国经由广州和上海输入中国及从中国输出货物总值表


——摘编自戴鞍钢《五口通商后中国外贸重心的转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朝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0-03-12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中叶,在葡萄牙亲王亨利的组织下,葡萄牙人已航行了非洲大西洋海岸的一半路程。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到了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东行,最终抵达印度西海岸,从而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与葡萄牙人开辟东方新航路的同时,西班牙也在积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坚信“地圆学说”的哥伦布扬帆西航,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21年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摘编自彭顺生《新航路开辟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欧洲人企盼已久的获得黄金和香料贸易的梦想。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2022-04-18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