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14217288
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级泽,清代著名外交家。自幼受严格教育,其父曾国藩更是着意于培养他勤劳、勇敢、爱民、忠君、果断、坚毅的品质。年少时,在同文馆中系统学习《万国公法》和《公法千章》,并积极主动了解西方。曾任清政府英法俄三国公使。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俄国却迟迟不愿归还伊犁地区,曾纪泽采取了据理力争的连环外交,清政府于1881年收回伊犁地区。1883年,曾纪泽受命与英国谈判关于“洋药税厘并征”事宜,他的努力让英国人折服,达到了洋药税厘并征之目的,为日后禁止鸦片提供了法理基础。中法战争爆发后,曾纪泽不断抗议法国政府的挑衅,提出“法人谋据安南”的正确论断,指出清廷抱着柔、忍、让的态度是错误的,主张“坚决不让”,应对侵略者予以重击。刘永福、冯子材等人支持认可,取得镇南关大捷等胜利。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及其实践,是晚清外交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张南侠《浅析曾纪泽外交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曾纪泽的外交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纪泽取得的外交成就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旭华,广东揭阳人,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58年,黄旭华被任命为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没人见过核潜艇,没有潜艇专用的特殊钢板,没有计算机,所有数据只能靠算盘和计算尺和磅秤,在这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一穷二白起步,自主研发出水滴形潜艇。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1年我国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1988年初,黄旭华亲自下潜水下300米进行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退休后,他致力于新一代核潜艇人才的培养,95岁高龄仍每天坚持到办公室工作。隐姓埋名离家30年,他秉持“对祖国的忠就是对父母的孝”。论及学生与奉献,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血一直都是热的。”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黄旭华“共和国勋章”。2020年初,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求是》杂志《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旭华对新中国国防安全的巨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黄旭华为代表的老一辈科一研工作者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3-17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欧阳修,幼孤家贫,母亲郑氏守节,亲诲之学。参加科举考试,三试皆第一,官馆阁校勘。少时曾游“大姓李氏”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是时天下学者,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遵行于世。”嘉祜二年(1057年),欧阳修奉命知贡举,慧眼识才俊,北宋儒学中蜀学代表苏轼、洛学代表程颢、关学代表张载、著名散文家曾巩都在这次科举考试中成为进士。王安石经过曾巩的推荐后来也成为欧阳修的门生。

“文以载道”是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核心口号之一。欧阳修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认为《易》“用变以为占”,是研究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书。据此他指出,“数至九而必变”,“物极则反,教穷则变,天道之常也”。在易学研究中提出“圣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口号。他还指出,荀子倡导“人性恶”,淆乱了人性善恶的见解,遂使为善之说归于佛氏。应该让百姓了解人性是善,“礼义”即是“为善”,以儒学之为善取代佛教之为善。

——摘编自王国良《欧阳修与北宋儒学复兴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提倡儒学复兴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阳修在复兴儒学方面的历史贡献。

2018-06-01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沈钧儒(1875—1963),原籍浙江嘉兴,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1903年,沈钧儒赴顺天乡试,中了举人。次年,他参加会试,得中进士,被签分刑部贵州司主事。1907年,沈钧儒等四人写了一份请愿书,恳求朝廷速颁诏旨,“发布选举制度,确定召集日期,于1912年即行开设民选议院”。但后来认识到清政府预备立宪不过是一个骗局,沈钧儒便离京回浙江。1912年5月,沈钧儒参加同盟会。1926年7月,沈钧儒反对盘踞浙江的军阀孙传芳,支持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沈钧儒在上海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发起成立浙江省国难救济会。1942年,沈钧儒正式加入民主政党同盟,救国会同时成为国内政团之一。抗战胜利后,沈钧儒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内战阴谋。1949年9月,他代表民盟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钧儒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54年、1958年,沈钧儒先后被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摘编自白寿彝著《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沈钧儒在民主革命时期思想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沈钓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所做出的贡献。
2019-07-15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