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 题号:14434913
1840年以前,清政府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南京条约》签订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变化表明清政府
A.华夷外交走向近代外交B.彻底摒弃传统宗藩观念
C.主权国家意识开始产生D.逐渐重视履行条约义务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861年,有人以古代春秋列国的形势,清楚地比拟当时列强并立的世界,并提出加强外交的建议。此后,用中国历史知识中春秋与战国形势来解释当时国际现状者,不下十数人之多。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侵略B.中国外交近代化已初步实现
C.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受到了冲击D.清廷认清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0-11-25更新 | 2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在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有如下记载
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1840年前)
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本国广泛的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
以上材料表明
A.朝贡贸易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管道B.中华民族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C.中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D.体现传统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特征
2021-10-30更新 | 3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传统与外国打交道的机构经历了这样的变化:礼部司仪管一理藩院一各地巡抚、总督总监一钦差大臣总理一五口通商大臣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外交逐步纳入国际轨道B.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严峻挑战D.传统的华夷观念已彻底瓦解
2020-12-14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