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4439147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左拾遗刘栖楚进谏指责穆宗每日上朝时间较晚,即位未几恶德布闻,并称自己身为谏官而不能规劝皇帝为善,自请碎首以谢君王。而当年年底,穆宗升刘栖楚为谏议大夫,以表彰其勇于进谏的行为。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B.藩镇势力空前强大
C.君权受到制度监督D.纳谏成为圣君标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唐玄宗时期,李林甫、杨国忠以中书令(中书省长官)身份长期主掌“执政事笔”,操控朝政。有鉴于此,757年,唐肃宗将其改为“宰相分直主政事笔,每一人知十日”。至唐德宗时又将该制度调整为每位宰相“每日一执笔”。唐朝宰相执笔制度的变化(     
A.反映儒学衰落危及朝政B.推动了中央集权加强
C.根本上防止相权的膨胀D.有利于三省平衡地位
2023-07-06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中书门下
2016-12-12更新 | 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李华《中书政事堂记》载:“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材料突出反映了政事堂制度(     
A.对君权一定程度的制约B.君臣上下皆有所制衡
C.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D.以儒学纲常约束臣僚
2024-04-28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