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7 题号:14475041
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把有机械动力而工人在5人以上或无机械动力而工人在10人以上的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这一举措
A.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B.保证了新经济政策落实
C.提高了小企业生产能力D.推进了国家工业化实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省粮食委员会事先告知农民向国家缴纳的,粮食数量,并许诺不向他们多收。该省的征粮工作一个月就完成任务,而其他省份通常要忙活―整年才能完成任务。9月,列宁得到汇报说,在斯摩棱斯克省“最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明显好转,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政策的改变。”斯摩棱斯克省的粮食政策
A.属于余粮收集制的调整B.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C.促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D.服务于农业集体化运动
2022-02-19更新 | 6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1处B.2处C.3处D.4处
2016-11-27更新 | 2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党的经济领导政策遭受否定
B.灵活的做法会弥补政策弊端
C.国内战争即将走向最后胜利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合时宜
2022-05-07更新 | 2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