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460659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努力,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并肩战斗,相互支援。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需要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声音。1956年,毛泽东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是如此。’

——摘编自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

材料二   1978年宪法开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1999年,“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   增加一款,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入宪,将执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把政治原则提升为宪法条款,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进入到一个人权法治建设的新时代。

——摘编自俞荣根《从民主法制到人权法治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宪政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制度机制,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权人宪"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法治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它既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也影响到今天“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摘自《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分析法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三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就约法条文而论,关于民权的规定,与一般民主国家无大不同,为中国前所未有之事。对于国会的权力,尽量提高,对于总统的权力,多方限制,与内阁制相近。

——摘自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原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总统权力,多方限制”的表现。

材料三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制定了一系列大政方针,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部分内容节录如下:

1988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
1993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3)结合所学指出1982年宪法颁布的背景与意义。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修宪历程与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1-01-12更新 | 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透过法律制度可以发现过去时代的特征,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两则法律条文摘自《民法大全》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缺陷

材料二: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3)材料三是出自哪部宪法?并指出其性质和意义。
(4)新时期为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出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中提出来的?
2019-09-04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中有关图片信息,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是什么?
(3)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2019-02-21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