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4613603
中国民族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二年广西镇安王府改设流官。战乱使“川、滇、黔、桂四省所占全国人口比重由10%猛降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3%”,大规模移民由是开展,但由于“各土司之间、土司辖区和汉人聚居区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区。土司统治区形成了一个个封闭排外的民族堡垒,阻碍了外来民族人口的迁入”,“土司对辖区土地、矿产、山林、水源等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与外来汉族移民的流动和生存亦形成矛盾”,西南地区垦荒采矿等受阻,加之1750年后大量汉族移民在澜沧江内形成“外来者多,土著者少”的局面,历大小金川之役,推动了雍正时期大规模强硬的改土归流,改土归屯,以军事手段为保障。过程中,“不少土司甚至一般少数民族群众被杀或逃亡”,大量土地丧主,是为“新辟夷疆”,最终致使西南地区政治经济与内地统一,文化上兼“以汉化夷”与“因俗而治”,逐渐使西南各族群在大一统的框架下交融。

——摘编自中央民族大学论文集之《中国和英国“近代”(14531919年)民族政策比对》

材料二   周恩来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历史发展给我们造成了另一种条件,就是中国各民族杂居的条件,这种条件适宜于民族合作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个民族不仅可以在一个地区实行自治,成立自治区,而且可以分别在很多地方实行自治,成立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回族是最典型的例子。这没有什么不好,而是很好。我们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种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不仅使聚居的民族能够享受到自治权利,而且使杂居的民族也能够享受到自治权利。从人口多的民族到人口少的民族,从大聚居的民族到小聚居的民族,几乎都成了相当的自治单位,充分享受了民族自治权利。这样的制度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清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成就。(分)并分析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2017-07-16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敌今日欧洲各国,什九皆属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也……其为制也,有一世袭君主称尊号于兆民之上,与专制君主国无异也。而政无大小皆自内阁出,内阁则必得国会多数信任于始成立者也。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

材料二:   民国初年,一时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正当宋教仁(国民党竞选负责人)踌躇满志地准备组阁时,还没待第一届国会召开,就被袁世凯派的刺客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范围。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能取得人民的资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

——《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政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民国初年” 的“民国”是怎样建立的?并指出“民国”确立的政体及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昙花一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与西方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2020-04-30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历代名臣奏议》

材料二   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南台备要》

材料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下行省的施政“规矩”。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的表现。
(2)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制度是什么?它最早在哪个法律文件里有其规定?它的实施有何历史意义?
2019-11-15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