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9 题号:1462898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阮元 (1764~1849),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1793年任山东学政,1795年调任浙江学政,1817年升任两广总督。其时,广东学术风气崇尚空谈,言心言性。1820年,阮元在广州创建了学海堂,旨在“以古训实学相励,为朝廷树植正士通人”。他希望以学海堂为平台,引江浙学术入粤,进而影响学风。学海堂的学生除了研习经学之外,还须学习天文、算学与地理等内容。督粤近十年,阮元完成了自己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揅经室集》,还编修了《广东通志》,该志内容翔实,考订精确,为学界所认可。此外,他大量刊刻了传统文化经典和当时学人的研究成果,使广东刻书进入了高潮。阮元为广东文化建设殚精竭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关汉华《试论阮元对广东文化发展的贡献》等


(1)概述阮元为广东文化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2)简析阮元为广东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材料 2019年感动中国的人物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对中国航天赤子孙家栋的颁奖词。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2009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国40年100余颗中国星,他的“孩子”有34个。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开启了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但“东方 红一号”卫星研制过程却是技术落后、条件艰苦,科技人员在战天斗地,刻苦奋斗研制出来的……在进行卫星蒙皮阳极化电抛光工序时,没有厂房,他们就在露天下进行工作;没有容器,他们就自己铸造了 3 个大铝槽,在雪地里挖个坑,把铝槽架在上面用木柴烧。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了阳极化电抛光试验。经过2个月、上百次的试验,终于使蒙皮的辐射率和吸收率达到了规定的技术指标……

——摘自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和《中华民族脊梁故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家栋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孙家栋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020-06-09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   叶桂,字天士,江苏吴县人。叶桂出身医学世家,祖父、父亲“皆精医”。叶桂年十四丧父,“从学於父之门人,闻言即解,见出师上,遂有闻於时。”给人问诊“如见五藏”,他治方不出成见,曾说“病有见证,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彰,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忌,其勤学和为人的修养是很高的。叶桂留下的著作不多,有些古医书的注本,还有一些是门人集医案为临证指南。其中,《温热论》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叶桂还培养了不少济世救人的名医,他的学说在身后二百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形成了上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叶派”,在近代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摘编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九·艺术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桂对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叶桂身上体现的医者的职业精神。
2020-08-29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德烈亚斯维萨里1514年,维萨里出生于佛兰德。曾先后在巴黎大学和卢万大学学医。巴黎大学当时是古希腊解剖学盖伦的著作重新流行的中心。在巴黎,维萨里参与了将盖伦的全部著作翻译成拉丁语的工作。1537年,维萨里来到帕多瓦大学,这所大学在医学和科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3岁时,维萨里始任帕多瓦大学的外科学和解剖学讲师,他是第一批亲自进行公开人体解剖的大学解剖学讲师中的一个。维萨里是使用视觉教具进行解剖学教学的开创者之一。1538年,他出版了一套由六幅详尽的解剖图组成的图集,这些图基本上遵循盖伦的解剖学理论,出版后非常受欢迎。

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他的杰作——配有丰富插图的《人体构造》。《人体构造》对人体做了前所未有的详尽描绘。它是第一部按照逻辑顺序展示人体的著作,即从骨骼开始,由内向外展示,这跟中世纪的解剖学教材相反。在盖伦所处的时代,人体解剖是被禁止的,盖伦的解剖学知识来自动物解剖。与此不同,维萨里进行的是人体解剖。他指出传统理论即盖伦在人体解剖学方面的许多错误。《人体构造》一书频繁重印,成为一本解剖学标准教材。书中的插图特别有影响力。在出版《人体构造》的同一年,维萨里离开帕多瓦,成为查理五世的皇室医生。这使他结束了他的大部分原创性科学工作,1564年,维萨里去世。由维萨里建立的帕多瓦解剖学传统最终随着帕多瓦培养出来的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而达到高潮。

——转引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571—168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维萨里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说明其科学精神和科学贡献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及其贡献产生的影响。
2021-02-1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