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中华民国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14800270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材料一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831日)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的实践活动。
(2)阅读材料二,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了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 911年和1912年,中国先后出现了两首国歌。
1911年国歌歌词: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年国歌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据材料,说明两首国歌所反映的政治倾向的不同,并据此归纳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
(2)结合史实说明“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所取得的政治成果。
2012-04-19更新 | 7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通常在隆重的集会、国际外交仪式等重要场合演奏。

材料一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是我国第一首正式的国歌,国歌名为《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材料二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由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是:“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三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以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材料四2009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决定将原来的“奏国歌”改为“唱国歌”。由此国歌歌词是否要修改的问题也成了政协委员们的讨论话题。对此,著名主持人倪萍委员在2009年政协会议上直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迎来幸福的今天,那段历史不可磨灭,需要我们永世铭记在心。我认为歌词没有过时,也没有更好的词语能代替它了。”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清政府和中华民国国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愿望?结合史实说明其意图是否实现?

(2)结合材料三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要以这首歌作为国歌?

(3)结合材料四,说明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有何意义?

2018-03-23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材料二:1954年召开的某重要会议纪念邮票(见下图)



1954年召开的某重要会议纪念邮票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如图所示会议上通过的宪法具有什么性质?这部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指出该宪法颁行的意义。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材料三表达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思想观点?列举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三项重要成就。
2020-02-06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