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生态保护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14932416
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中美两国承诺采取强化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但在协定表决启动时,印度代表发展中国家要求将各国加速“逐步淘汰”煤炭使用承诺,改为“逐步减少”,经过紧急协商最后达成了协定。这一协定的达成表明
A.中美信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B.多边协商原则利于应对全球问题
C.发展中国家主导气候问题的解决
D.积极推进减排降碳成为全球共识
【知识点】 生态保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天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

A.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B.统治疆域不断扩大
C.经济的区域发展趋势
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2019-05-17更新 | 4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汉两代农耕在西北推广,黄河两岸的草地被清除。为满足都城的木材需要,温带森林被砍伐。汉朝时,黄河每9~16年决堤一次,到了唐朝后期变成了10年一次,北宋中期3.6年一次。12世纪后期黄河改道更是常见。据材料可知()
A.经济与生态的矛盾不可调和B.封建王朝忽视对黄河的治理
C.过度开发导致黄河生态失衡D.黄河水患迫使经济重心南移
2022-08-30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为唐代开发敦煌地区农业情况的记载
史料出处
“募百姓垦辟三州,七关土田”。《通鉴》
“周成四面水渠侧,流觞曲水,花草果园,豪族士流,家家自足。土不生棘,鸟则无鸮,五谷皆饶”。《沙洲都督府图经》
“河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潜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关中粟麦藏于百姓。”《太平广记·东城老父传》
“肇自贞观,成于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千匹,置八使以董之,四十八监以掌之,幅员千里……布于河西平旷之野,乃能容之。”《文献通考》

据此表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代对敦煌地区的开发
A.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建设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C.推动了民族关系的融洽D.促进了种植结构的变化
2020-07-05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