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49484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代,统治者推崇“天命”和“敬德”的观念,所谓“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和旨意,而“敬德”,就是敬天;提倡“以德配天”的观念,故统治者须“敬德”才能获得天命。春秋时代,老子用“道”来代替“上帝”,孔子怀疑鬼神的存在,对于“怪、力、乱、神”等轻易不加言论。不少人把“天”与“民”联系起来,如《左传》中有记载,“民受天地之中而生,所谓命也”“天生民而立之君”“夫民,神之主也”“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等等。

——摘编自王玉哲等著《中国断代史系列:先秦史》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万物之主,“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在他看来,“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暗,暗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君王能否得到上天降之符瑞,是由天命决定的,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但人君又不能被动等待,唯有德行自备,方能感动于天。汉化,天常降灾祸,求雨水、止雨水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祭祀礼仪。后来,时任江都相的董仲舒还亲自撰写止雨文书,并将“除民所苦”明确写进其中。

——摘编自肖雁《西汉天命神学和儒学的选择及融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天命观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天命观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国内形势有了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当时的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设弟子员,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中国儒学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春秋战国至唐朝儒学地位的变化。
(3)结合儒学地位的变化,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021-11-20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家的主权从何而来,这是古今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思想家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材料三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他提出这种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哪部文献中?从袁世凯的这种言论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2016-11-18更新 | 7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考都十分活跃,都开始自觉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为什么那么关注“人”,而不像西方那样关注“神”?
材料二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2)根据材料四,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
2016-11-18更新 | 4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