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3 题号:150088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年8月,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名为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这既是对著名科学家、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院士的纪念,更是对发扬和传承王选精神的进一步鼓励和聚焦。秉承王选“科技顶天,市场立地”的理念,后人将奋斗不息,为国家献出更多自主创新的高科技成果。……“王选的几次选择都是因为国家的需要。”王选院士的夫人、北大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教授陈堃球说。上世纪70年代,以王选为首的科研团队跨越当时欧美、日本流行的二代机、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直接选择研发当时最前沿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王选始终立足创新前沿,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自主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不仅风靡全国,颠覆性地改造了新中国出版印刷行业,还出口到日本和欧美等地。“科技顶天,市场立地”,让中国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创造了我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王选院士的这句名言,正来自于他的身体力行。如同很多人问起,王选院士留给北大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最重要的财富是什么?人们一致的回答,是“风气”。

——摘自2019-10-24《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技顶天”与“市场立地”的内涵和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选院士留给北大最重要财富的具体内容,并分析这一财富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瓦氏夫人(1498-1557),广西壮族抗倭英雄。明嘉靖32年,倭寇入侵,朝廷征调狼兵(广西士兵)奔赴江浙抗倭,瓦氏夫人主动请缨。出征前,她对着家乡父老立誓:“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瓦氏夫人采用祖传兵法练兵,讲究“七人为伍,每伍自相为命,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割首,所获首功,七人共分之。”她还给部队规定了“四不许”和“五斩”,狼兵军纪严明,受到江浙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战斗中,瓦氏夫人使用双刀杀敌,锐不可当,狼兵连连告捷,屡建奇功。瓦氏英勇善战,大败倭寇的事迹广被传扬,其中以明朝江苏人吴殳为赞颂她的英勇作战和武艺高超写下的《双刀歌》最为有名。同时“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当地还留有“平倭墩”、大捷山等遗迹。

——据《抗倭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瓦氏夫人抗倭取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瓦氏夫人事迹流传后世的原因。
2021-05-25更新 | 1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苻坚(338-385年),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357年7月登基(在位28年),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帝国第三位国君。苻坚在位时期,诛杀暴君苻生,整顿吏治,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大为好转。督导百姓耕种,自己更亲身躬耕藉田,下令推广区种法,开凿泾水渠,大大有助于华夏民族农业的发展,为后世的关中百姓抗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自幼学习汉族文化,仰慕儒家经典,为扭转氏族迷信武力,轻视文化知识的落后观念,积极恢复了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广修学宫,招聘满腹经纶的学者执教,并强制公卿以下的子孙入学读书。苻坚每月到太学--次,考问诸生经义,品评优劣,勉励他们刻苦学习。以融入汉族为目标,实行全面的汉化,为后来拓跋氏子孙学习汉文化树立了杰出榜样。

他确立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当有暴君危害中华文明时,苻坚和没人都在并肩作战,-起保卫华夏文明,终生以消弭民族矛盾,将各民族和平融入华夏为目标,所以苻坚在统一北方、巴蜀的过程中,没有-次屠城的暴行。他是第一个提出“民族团结”概念的君主。

在他的努力下,前秦成为当时中国境内经济文化恢复发展最迅速、政治较清明、行政效率最高、最有规模气度、最富生气的政权。385年八月辛丑日(10月16日),羌族首领姚系命人将苻坚绞死于新平佛寺内,享年四十八岁。

——杨燕玲编著《中国历史人物丛书(苻坚)》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苻坚为华夏文明传承做出的主要贡献。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苻坚能够统一北方的条件。
2021-12-01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鲍照(416年?~466年),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家世微寒,年少时曾从事农耕。元嘉十二年(435年),鲍照献诗言志而被刘义庆揽为临川王国侍郎,宋文帝用他为中书通事舍人,但他在政治上始终受到压抑,同时在文坛上也受到轻视。鲍照在游仙,游山、赠别、咏史、拟古、数诗、建除诗、字谜、联句等方面均有性珍留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六朝诗坛,素称贻讥金粉,浮华纤巧,内容空虚贫弱,缺少现实生活的反映.鲍照的诗篇,则从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和文学语言,形成了他的诗歌豪迈的风格。鲍熙的代表作《拟行路难》写出了百战关山的老军人流离边塞,思乡难归的愁苦;《登大雷岸与妹书》,用细致的笔触,描绘自己在旅途中见到的江山雄伟景象,并以抒情的口吻,叙述旅途的艰辛;《瓜步山揭文》借描绘江中小山—瓜步山,为寒门才士吐气,并直接斥责了当时“贩交买名之薄,吮痈舐痔之卑”这一流人物,抨击现状,颇为大胆。

——摘编自王仲军《魏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鲍照诗作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鲍照、陶渊明等著名诗人的原因。
2022-05-24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