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1 题号:1503859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2分别为1990年和2006年的中国各省区城市化水平分布图。


材料二   1979年开始,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滞后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安排包括:转变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应该是中国政府很长一段时期的核心政策;制定促进就业的企业政策;改进技术路线;调整城市建设方针。从目前的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正面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面临巨大的社会变迁。

——摘编自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       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二)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

(三)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止发展时期;(四)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第(一)(四)阶段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3-06-05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19世纪初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英国出现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表现为城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重、居民生活贫困、城市道德滑坡和建设失序。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英国政府对城市公共领域进行了干预。1835年议会通过了《城市机构法》,在178个城市中设立了济贫法委员会、卫生总局、教育部、铁道部等政府管理机构,并成立专门处理重大事务的特别委员会。到19世纪下半叶,特别委员会的活动范围扩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868年和1875年,英国议会还先后两次通过了《工人住宅法》来解决贫民窟的问题。英国城市社会问题在多方力量综合作用下得到了初步治理。

——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大规模,高速度”著称。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快速集聚对环境的破坏是非常显著的。马萨诸塞州卫生局在多次年度报告中提到该州河流被严重污染,纳舒厄河整个流域恶臭难闻,已不适合作为家庭用水供应。城市产生的大量生活和工业垃圾难以及时处理,相关的技术解决和政策立法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巴尔的摩市在下水道建设和垃圾处理等方面极为落后,主要依靠“自然”处理垃圾——浸泡了后院和大部分未铺过的路面的雨水,最终流向小溪;住户们习惯将厨房垃圾和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大街的阴沟里。

——摘编自刘敏《19世纪美国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和对策——兼与近代中国城市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解决城市问题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面临的城市问题及其成因。
2023-07-08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三线建设”,重庆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备的以常规兵器制造为主,电子、造船、航天、核工业等相结合的国防工业生产体系。至1980年,“三线”新建企业加上原有兵工厂,重庆地区拥有38个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固定资产原值达18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20%。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重庆计划单列后,随着重庆城市经济活力和规模的提升,城区快速拓展。重庆于1997年第三次成为直辖市后,开始了现代城市化发展。重庆县城逐步改设为区。由县城到区的改变,给原来的县城带来了现代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由主城向周边扩散。为适应迅速城市化的大潮,重庆开始打造庞大的基础设施网络。当地从2009年开建的黄桷湾立交桥是该地区最复杂的立交桥之一,总共5层,匝道多达15条(现有20条——编者注),汽车可在这里驶往8个不同方向。外国投资也助推重庆经济增长。

——摘编自中央政府门户网《“三线建设”在重庆》环球网《美媒惊叹重庆25年来发展巨变》等

材料二   近五年,重庆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2.01万亿元增加到2.91万亿元、年均增长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配套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滚动实施三批次重大合作项目、完成投资3916亿元。成渝中线、渝西、渝万、成达万高铁全线开工,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在建及建成省际高速公路通道20个。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扎实推进,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五年净增市场主体107.2万户、总量突破34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5.9%。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运输网络覆盖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水平全国领先,国际航线增至109条,新增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53个,新增驻渝总领馆3家,内陆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重庆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41平方公里,实施地灾重大工程项目319个……红岩文化公园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拓展,6个区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选出“时代楷模”毛相林等一批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摘编自《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建立后重庆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重庆城市发展取得的成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重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3-06-17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