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 题号:150446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正茂(1513~1593),字养实,歙县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迁江西按察使,提督两广军务,军功显赫。其属官茅坤评曰:“殷公之擢给事中,而事先皇帝也,数以谏诤显。会方士以祷祠荧惑左右,公卿以下,并仿汉故事,附祠官祝厘。或以讽谏暑,公耻,独不与……公魁岸倜傥,多大略……公之皎然不射利、不诡名,尤公所独也。”

——据茅坤《茅坤集·赠殷石汀按察使序》

材料二 乡人论曰:“先是正茂为司徒(即户部尚书),邑人丁丝绢之役偏累(负担不平衡)有年,帅嘉谟讼于朝,正茂适肩其事,后虽中寝,(乡人)至今德之。”

——据万历《歙县志》传卷二《殷正茂》一

材料三 朝议评曰:“正茂在广时,任法严,道将以下奉行惟谨。然性贪,岁受属吏金万计。”

——据《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殷正茂》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殷正茂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胡适的思想 胡适,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他一生共获得过36个博士学位,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材料一   以劣败之地位资格,处天演潮流之中,既不足以赤血黑铁与他族相角逐,又不能折冲樽俎战胜庙堂,如是而欲他族不以不平等之国相待不渐渍以底灭亡亦难矣!呜乎!吾国民其有闻而投袂兴奋者乎?”

——1905年胡适(14岁)的作文

材料二:我指出,1911年的革命是个失败……我们需要一个思想上的革命,来真心诚意地接受现代文明……在听众中有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和印度学生会主席。牛津教授显然有些吃惊,他问我:“你们自己已经有了很高的文化,为什么还要这样的革命?”印度学生跟我说:“要是我这么说,明天英国报纸都会引用我的话作为印度人乐于接受西方文化和英国统治的证明。”

——摘自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写给老师杜威的信


(1)根据材料一,概述胡适当时的思想认识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胡适、牛津教授、印度留学生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胡适的思想变化?
2020-05-18更新 | 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6世纪末,英国产生了几十个有成就的剧作家,其中以莎士比亚(1564一1616年)最为杰出。莎士比亚前后期作品的基调有所差别。17世纪开始前他的作品基调是乐观的,这个时期的悲、喜剧更多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1601年至1607年为莎士比亚创作最光辉的时期。这个时期莎士比亚作品以悲剧为主,是封建社会后期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反映,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博马舍(1732 一1799)是出色的启蒙剧作家,他原是包税人,后因与贵族遗孀结婚,取得贵族称号。然而,他对特权等级的专横深恶痛绝,于是便拿起笔来进行战斗。第一版伏尔泰全集便是由他编辑的。他的作品不多,但却十分犀利。早期写的剧本《欧仁妮》 和《两友人》 虽然主观上是“向第三等级的朋友表示敬意”,但并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后来.他以《费加罗三部曲》蜚声剧坛.
(l)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莎士比亚和博马舍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莎士比亚和博马舍思想的不同及其成因。
2016-11-27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广信府贵溪县桂洲(今江西省贵溪市上清镇桂洲村)人,嘉靖十八年(1539年)任内阁首辅。他折节下士,办事认真,雷厉风行,不避权贵,改革了当时明王朝面临的多种弊病,人们称其为“救时宰相”。

夏言大力限制以司礼监为首的宦官势力,他要求改变正德朝“奸人掌权,内阁莫获参预”的现象,主张“内阁专一拟旨,司礼监专一进奏”。夏言等人领命对京畿一带的庄田进行了详细调查,1506年以来“朦胧投献及额外侵占”的皇庄全部查出,退还原主,并召回所有皇庄管理人员。夏言以惩治贪官为己任,嘉靖十八年(1539年),他利用贪官之首郭勋惹皇帝生气的机会,对其罪行进行了清算。夏言反对官员玩忽职守,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克尽职守,为言官时,“尤痹忠毕虑,知无不言”,升任首辅后也一直是想建立功勋,观其一生所为,足使尸位素餐者羞愧难当。

清代人余清路过夏言居里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柳遮门巷草侵涂,知是前朝夏相居。不有精忠贯日月,那能芳誉溢乡闾。"正是由于夏言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一心为民才赢得百姓的赞誉和爱戴。

——摘编自魏佐国《精忠贯日月芳誉溢乡闾——略论明代政治家夏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言的政绩。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言身上体现的传统士大夫精神。
2021-03-07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