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5080810
1919年6月前,以《字林西报》为首的英文报刊对学生运动和中国表达了同情和支持,但上海发生大规模罢市、罢工以后,外媒《华北捷报》在6月9日便称学生运动为“骚乱”。导致外媒上述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此次运动(       
A.造成报纸销量明显下滑B.导致了北洋政府的垮台
C.严重影响列强在华利益D.有旧民主主义革命色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社会”一词的逐渐普及与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同一历史过程。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导致“社会主义”使用次数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B.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024-01-13更新 | 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参加过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家顾维钧在回忆录中说:“代表团最后的一致意见和决定是自己作出的,并非北京训令的结果”,“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观点来看,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一转折点(       
A.扭转了中国外交的被动局面B.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引发了国内的五四爱国运动D.体现了中国外交代表团的抗争精神
2023-07-17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世纪初,以胡适和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问题与主义”进行了一场争论,马克思主义者们在争论中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最初探索。这说明“问题与主义”之争(     
A.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激发知识分子关注俄国革命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突破D.使无产阶级内部出现严重矛盾
2022-12-28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