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5166735
西汉时,刺史“以小制大”,监察地方,东汉继承了这一制度。东汉灵帝年间爆发黄巾起义,四方多事,朝廷选派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B.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度
C.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D.出现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局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游侠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武士群体(他们因爱打抱不平,扶弱济贫,藏活豪士,不求报酬,而成为各诸侯王的座上宾,但往往以武犯禁遭到统治者的打压,汉武帝时就重用酷吏打击游侠势力。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B.维护地方的统治秩序
C.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分化各诸侯国的力量
2021-10-12更新 | 4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汉初的封国必须如同郡县一样受中央统一的管辖, 其自主权力要受种种限制,但封国在经济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故诸侯王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充分开发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这表明,汉初郡国并行制
A.促进了王国的稳定与发展B.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安定D.实现了各地区的同步发展
2020-05-28更新 | 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我国秦朝和西汉前期,在中央政府中任职的丞相作为当时的“百官之长”,其主要的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国家和皇家各种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及公卿
2021-08-30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