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1516794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冼夫人(522—602 年),"世为南越首领","夫人幼贤慧","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 535 年,与高凉太守冯宝结为夫妻,冯氏原为北燕苗裔,不为高凉人信服。夫人来到后,诫约本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对本族犯法的人,依法办事,不徇私情。"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569 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冼夫人发兵拒境,率百越诸部与陈朝派来征讨的将领章昭达内外夹击,使欧阳纥军溃被擒。 589 年,隋师攻陷建康,此时岭南一带未有归属,当地共奉洗夫人为"圣母",以保境安民。得知陈亡后,召集各州部族首领,告诫归顺隋朝,并派人迎接隋军,岭南悉定。601 年,广州总管赵讷贪虐害民,岭南诸部多有亡叛。冼夫人上书朝廷,予以揭发,使赵讷得到制裁。1500 多年来,岭南、海南人民在各处修建冼太庙,对其纪念。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洗夫人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冼夫人为后世纪念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寇准(961-1023年),19岁考中进士,初入仕途就显示出才干,在地方理政时,不苛取百姓,以恩信为办事的准则,深得民心。不久,因刚正直谏的品性为宋太宗所器重。后来寇准被任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两度入相。寇准敢于犯颜直谏,据理力争。史书记载,寇准曾因奏事切直,太宗不愿听下去,起身要离开,寇准竟然扯着太宗的龙袍,请皇帝听其陈述。宋太宗曾对左右说:“朕得寇准,犹唐太宗之得魏征也。”宋代以后出现了以寇准为主角的杨家将系列小说以及涉及寇准的《清官册》和《寇准背靴》等戏曲,并得到广泛传播,使寇准的形象不断丰富和美化

——摘编自胡世强《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寇准形象》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寇准能够受到宋太宗器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寇准形象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2021-02-09更新 | 2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宋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勇略忠义如韩世忠而为将,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以闲暇示之。及刘豫废,中原人心动摇,世忠请乘时进兵,此机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桧之言是听,使世忠不得尽展其才,和议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部,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相见,盖惩岳飞之事也。昔汉文帝思颇、牧于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
——元·脱脱等《宋史》
材料二   宗泽、韩世忠,尽心以死命。
——明·李廷机《五字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展示了韩世忠的哪些主要活动?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世忠晚年的活动情况形成的原因。
(2)材料一、二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赞赏韩世忠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原名胡洪驿,安徽徽州绩溪人。胡适在家乡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朴素的科学观念,成为“无神论”者,对胡适国学教育思想打下基础。1910年9月,胡适以第二批庚款留学生的身份抵达美国,从此便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留美生涯。留美之后,西方新式教育对胡适产生了更大的冲击。面对当时国学教育情况,胡适曾经在留学日记中阐述了这一观点,教育就是要发展人本身所固有的材性,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有区别的对待。胡适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所聘用的教.授都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所聘请的教授不分资历和流派,甚至没有学历的学者也可以聘为教授。胡适一生推崇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社会的教育实践中,胡适也遵循了这一信仰。胡适希望在社会实践中中西方法结合,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发挥指导作用。

——摘编自曹洪梅《胡适国学教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国学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国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2021-11-12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