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8 题号:152207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茅盾《春蚕》

材料三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年,瑞蚨样在山东济南成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的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相继设立。

材料二 1887年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材料三 1956年,踹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样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样、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请回答:
(1)材料一 二中瑞蚨祥与李鸿章、张幕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李鸿章当时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
(2)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出材料三中毛主席的指示有何重要意义?
2020-05-25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展,形成由北方市场、东南市场、蜀川诸路区域性市场和西北市场构成的宋代区域市场。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另一方面又有汴水和江南运河与北方市场相联。这个市场又同南海诸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由于江南是全国市场的核心,许多长途贸易终点大宗商品的最大市场也集中于江南。这些市场包括最大的稻米和木材市场(苏州)最大的豆货市场和麦市场(上海)最大的棉布市场(苏州和松江)最大的丝织品市场(苏州、杭州、南京)和最大的生丝市场(南浔、双林、乌青、菱湖)。最能代表江南在全国商业中的这种中心地位的是苏州在全国粮食贸易中所处的领导地位。由于这种中心地位,江南米价不仅影响到区域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而且也影响到全国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正是因为在全国市场中的这种中心地位,江南能够将全国商人吸引至此。

明清时期全国与江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


——摘编自李伯重《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至清末,上海与全国各主要口岸间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外贸转运网络。……这些主要口岸每年平均占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的95%以上。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对上海来说,有些口岸只是其外贸转运的一小部分,但是对于这些口岸来说,依赖上海外贸转运的程度非常高。

——摘编自唐巧天《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宋至明清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贸易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2022-05-17更新 | 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材料二 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三 1887年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2)材料二、三中瑞蚨祥与李鸿章、张曜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李鸿章当时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
(3)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4)指出材料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瑞蚨祥“历史名字要保存”的历史背景。毛主席的指示有何重要意义?
2016-11-18更新 | 9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