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 布雷顿森林会议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2 题号:152508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于尽快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考虑,美、英两国自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1年起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双边对话和谈判,最终达成一数并于19447月在美国新军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国际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通常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摘编自章磊《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间接地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霸主地位和中心作用。在这一货币制度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许多国家还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的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全。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摘编自巩玉军《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金融秩序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及建立影响。
【知识点】 布雷顿森林会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资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了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摘自新华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结合20世纪40年代有关史实,列举美国为构建这一体系所作出的努力。
(2)材料二中的图1反映当时欧洲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十年推动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图1比较,概括指出图2中欧洲政治版图发生的重大变化。
(3)材料三、四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种趋势得到加强?概括指出导致两种趋势加强的政治背景。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盟“成功”的历史原因。
(4)面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深刻变化,中国应该怎么办?请从政治、经济方面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016-11-27更新 | 2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建议成立一个名叫“国际清算联盟”的世界性中央银行,由各国根据1936~1939年间进口贸易的平均额承担份额。该计划强调透支原则,贬低黄金的作用,目的是建立一个以英。美两国为首的透支性国际金融体系,使英国能够同美国分享世界经济的领导权。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

材料三   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此后,逐年减少,至19718月,尼克松宣布“新经济政策”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剩下102亿美元,而短期外债为520亿美元,黄金储备只相当于积欠外债的1/5.美元大量流出美国,导致“美元过剩”,1973年底,游荡在各国金融市场上的“美元”就达1000多亿。

——摘编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何崩溃》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凯恩斯计划”的实质及影响。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至70年代初美元地位的变化及其成因。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以后影响国际货币地位变迁的原因。
2021-12-10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股金份额的多少是根据每个会员国的相对经济实力来确定的,而会员国的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是由美国实际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欧洲人坐头把交椅,为了防止局面失控,美国财政部设计了诸多重大议题赞成票必须达到85%以上才能实施的条款,相当于赋予美国财政部(17%投票权)一票否决权。而在世界银行,由于是美国财政部挑选行长,在完全掌握人事权的情况下,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设置85%赞成票的门槛,以便提高“效率”。这就是玩“政策设计”和局限于“操作流程”二者之间层次的落差。

——摘编自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材料二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

外国银行持有的未偿付的对美国的美元债权

1951

33.5

22.9

8.9

1968

38.7

10.9

38.5

——摘编自郭吴新《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材料三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牙买加协定》,正式开始了牙买加体系时代……特里芬难题和货币危机的风险将从美国转移分散到日本和欧洲……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非货币化,美国彻底进入了有恃无恐的高速印刷发行美元时代,至2011年已经接近60万亿美元。美元信用下降,逼迫人们开始把欧元(原来的英镑、马克、法郎)、日元等作为国际储备和交易货币……在自私自利动机驱使下,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的国家很难遏制其印刷货币的内在冲动,牙买加体系下,这样的国家由一个变成了多个,更容易造成竞争性货币贬值和国际货币危机。

——张洁、温伯馨(关于“特里芬难题”和“美元危机”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及对其认识。
(2)描述材料二的现象并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和影响。
2019-12-26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