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 题号:152841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杨炎(721-781),风翔天兴人。左仆射刘晏曾与杨炎不和,唐德宗即位,杨炎任宰相后就在德宗面前说:“刘晏与黎干、刘忠翼一同谋划立独孤妃为后之事,臣为宰相不能讨,罪当万死。”对于为刘晏辩白的诸臣,他加以打击,又以恢复尚书省的权力为由,以求剥夺刘晏的财权。当然,杨炎也以荐举贤能为己任,许多士人部愿意归附他。

大历十四年年末,杨炎上奏德宗,请求改“租庸调制”为“两税法”,并取消各种杂税。“两税法”是以依贫富分等征税,触犯了庄园主的利益,遭到了地主贵族的激烈反对;但“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年间末,就有了1300多万贯的两税收益,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相关资料


(1)根据材料,概括杨炎任职期间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杨炎作简要评价。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樵,北宋著名史学家,《通志》是其主要史学著作。他较少迷信,其史学批评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对前代主要史学著作和大学者都有评论。他提倡史学家要有“自得之功”,批评《汉书》“无独断之学,惟依缘他人以成门户”。他还提倡史学家要能够“会通”,即“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通前代之史”,“会天下之书”。《通志》在涉及知识领域的广度上,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他说:“史册以详文该事,善恶已彰,无待美刺。读萧、曹之行事,岂不知其忠良!见莽、卓之所为,岂不知其凶逆!”这样,他就否定了在史书中加论赞等的传统做法。章学诚说:郑樵以其“绝识旷论”,“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樵的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樵史学研究的可贵品质及其史学思想影响。
2021-02-14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群英,字希陶,湖南衡山人。她早年留学日本,很快走上革命道路,主编过《留日女学会杂志》,鼓动女界革命。回国之后,积极谋划组织武装反清起义,曾亲率女子北伐队,配合江浙联军参与攻克南京之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唐群英以女子参政同盟会的名义发表宣言书,从天赋人权的理论,说明男女在法律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她与张汉英等人联络全国女界,向中央政府请愿给还女子参政权,并要求写入《临时约法》。此后,唐群英又多次上书北京临时参议院,同样被否决。女子参政权运动失败后,唐群英等人主要转向办女报,为提倡女权不遗余力,但都遭到袁世凯政府的封禁。随后,唐群英积极推动女子普及教育,创办了衡山女子高级小学、长沙复陶女子中学、岳北女子实验学校等多所女子教育学校。

——摘编自李细珠《唐群英与近代中国女权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群英对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2020-09-07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尹达(1906-1983年),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青年时代就读于河南大学,大革命失败后,尹达心忧国家命运,立志以考古研究探索中国社会发展规律。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了龙山文化等遗址的发掘工作。抗战爆发后,他悲愤地留下字条:我爱好考古······但我更爱世代所居住的故乡,我不能够坐视不救!毅然奔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工作期间,尹达从考古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写成《中国原始社会》。新中国成立后,他肩负史学、考古学学术组织与学科建设重任,为探索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演变规律,进行着长时间的理论思考。20世纪70年代末,他创建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阵地,对中国史学发展进行系统探索,为《中国史学发展史》的出版奠定基础。

——摘编自谢保成《尹达先生之路:“从考古到史学研究”》


(1)概括尹达史学研究的特点。
(2)简析尹达的人生经历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2022-04-21更新 | 2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