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海防建设、海权意识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8 题号:152969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海权战略学说

美国的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代表作是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链条是:强大的海军——海战——消灭敌方舰队——取得制海权——打通本国与世界市场的通道并确保在远方的商业优势——保持帝国的不断增长。马汉的“海权论”,在19世纪末2O世纪初风靡欧美发达国家。

英国著名的海权战略学者有约翰·科洛姆、朱利安·科贝特等,代表著作有《论我们的商业保护和海军力量分配》等。科贝特提出了取得相对制海权——维护海上交通线畅通——在陆上实施有限战争——支援陆上盟友或者实现陆上有限目标的逻辑链条。

法国海权战略思想较为人熟知的是“青年学派”,其核心观点是:法国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建立一支由小型、快速舰种为主力的舰队,使用鱼雷、潜艇等技术,避开敌人大舰队,打击敌人的商业航线,制造敌国内部混乱,使敌人最终按有利于法国的条件谈判。

德国海军元帅提尔庇茨的“风险理论”。提尔庇茨认为,德国所要做的是,强大到一定程度,即可改变英国对开战的评估。因为如果英国与德国开战,英国即使获胜,其实力也会大大折损,导致其无法再在第三方海军面前享有优势。这样的风险会威慑英国的进攻行动。

——据师小芹《海权战略思想寻迹》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述现象加以解读。
【知识点】 海防建设、海权意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初期,全国初定,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清廷沿袭明代的海防经验,沿用明代的海防设施,在沿海地区建设八旗和绿营兵,包括沿海的水师,实施海禁政策,开展.海上清剿,最后消灭了各种海上反清势力,统一了台湾。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海防思想渐露端倪,但不论是林则徐,还是魏源,在海防战略上,都是实行海口、海岸防御,从来没有放洋出海、决战海上的计划。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开始筹建新的海防,到80年代初具规模,中法战争后海防建设被给予:高度重视,以北洋海军为主体的中国海防力量达到巅峰。

——摘编白刘昌龙《明清时期海防的历史嬗变及启示》等

材料二 建国伊始,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了新中国海防的目标和任务。1949年1月,《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中明确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及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随后中国人民海军先后建立了五大兵种体系。由于国力和国民经济类型,中国海军各项建设水平有限,但新中国从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未来发展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海权战略。

——摘编自李培志《从海防到海权——论中国海洋战略的现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初和晚清中国海权建设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中用海权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2020-07-12更新 | 3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海洋安全

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在琅琊台石刻中写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公元前214年,秦征服百越,增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秦朝在岭南驻守50万兵力,与土著杂居。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以守为战要与走精兵之路相结合,实行内守与外攻相结合的海防战略,“内守既固,乃御外攻”。1868年,丁日昌在《海洋水师章程》中指出:自从中国海疆受到挑衅,中国水师无御敌能力,水师的船不及西方的轮船,沿海的炮台也无所用,沿海兵制散而无统。洋人游弋海上,由一路伺隙进攻。中国必须处处设防,不能互为援应,所以不能取胜,应该变通旧制。丁日昌建议清政府:购置兵轮;创立三洋海军,分区设防;在沿海改筑西式炮台;设机器局,不但制造轮船、枪炮,还要发展民用工业。

1907年,时任练兵处提调的姚锡光奉命拟制海军复兴计划,他提出海权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国家主权。之后,他在《筹海军刍议》中指出:当今各国激烈竞争的关键是海军。以前我国只有海防而没有海战,而当今“寰球既达”,我国不能“长驱远海”,就不能控制近洋。


(1)阅读材料一合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秦朝保障海疆安全的措施,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梳理晚清时期海洋安全意识的演变历程,并分析其原因。
2021-01-27更新 | 2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近代国家海洋规约的变迁

人类的活动从陆地逐步走向海洋。人类的海洋权益观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缓和西班牙、葡萄牙之间日益尖锐的海上矛盾,1493年,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斡旋下,两国接受教廷仲裁:划出一条称为“教皇子午线”的分界线,这条由西班牙、葡萄牙和教廷三方裁定,划分西、葡两国海上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开创了近代国家海洋规约的先河。各国法学家对此展开激烈论辩,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在其《海上自由论》(1609年出版)中,严厉抨击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对贸易与航路的垄断,提出了著名的“公海自由”思想,时至今天,已成为国际法一项基本原则。17世纪开始,各国对划分领海与公海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了相应的海洋法的发展。荷兰法学家宾刻舒克指出:领海界限应当是以领海国家火炮射程所及范围为限。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公认的确定领海宽度的衡量标准。此后300年里,伴随火炮射程不断提高,各国逐渐将领海宽度向外延伸。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召开,先后通过四个公约。但当时发达国家主导了会议。1960年第二次国际海洋法会议因发达国家与广大亚非拉国家激烈分歧,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在第三世界国家兴起捍卫海洋权益运动的背景下,直到1982年,119个国家才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重申了传统的自由航行与领海主权原则,对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海洋污染处理等关键问题具有指导和裁定作用。

——据刘戟锋等著《海洋纪事》整理


(1)据材料梳理近代国家海洋规约形成的四个阶段。(配伍)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A.提出公海自由理论   B.各国进行公海领海划分的实践尝试
C.国际协调形成世界性海洋规约   D.早期殖民国家协商划分势力范围
(2)你认为近代国家海洋规约的演变受到了哪些时代环境的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国家海洋规约的演变?
2021-12-19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