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走向联合的欧洲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1540964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5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住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美国给予法国大量的援助与支持,并将法国纳入大西洋联盟当中。1958年戴高乐的重新上台执政无疑是法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追求法国的“独立”与“伟大”。

当时,新的欧美平衡实则主要源于欧洲的战后恢复以及欧洲一体化的推动,但它也反映了另外一个可资证明的现实,即美国国力,尤其是经济力量的相对削弱。戴高乐主张:建设由法国领导并脱离美国控制的“欧洲人的欧洲”,反对“多边核力量”计划,坚持发展独立核力量及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66年作为西方主要大国的法国宣布退出北约,使得北约面临自成立后最大的生存危机。

在应对戴高乐的挑战的过程中,美国通过对西方联盟内部其他盟友施加压力,迫使它们追随美国并与之合作。在这些国家中,英国始终是美国较坚定的追随者与合作者,而联邦德国最终在美国的压力下也选择了美国。虽然美法双方存在着冲突,但两国关系的发展和演变始终维持着某种斗而不破的“合作”状态。在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时期,戴高乐都坚定地支持美国的立场。即便是在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引起北约危机的时候,美国依然以较为温和的方式应对并为法国在北约保留了“空椅子”。上述错综复杂的多方面因素就使美法关系显得更为耐人寻味。

——摘编自杜晓明《美国对法国戴高乐政府的政策研究》


对戴高乐时代这种“耐人寻味”的美法关系作出合理解释。
2020-07-04更新 | 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苏联
1947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1947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19493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1949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材料三   学者卡尔·雅斯贝斯指出:“世界历史在时空上囊括全球。”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以前,西方很多普遍史或世界史著作仍然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无视甚至否认西欧北美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下,“欧洲中心论”无法解释全球各种复杂进程的演变,西方一系列历史学传统观念受到批判。

——摘编自董欣洁《全球史研究打破“欧洲中心论”》


(4)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注意论文题的归纳总结,角度的选择)
2021-01-27更新 | 2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7月,联邦议院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根据《基本法》的规定缔结《欧洲联盟条约》,以建立“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超国家联盟机构”,并使之具有必要的权力,以达到欧洲的经济统一、共同的外交政策、各国人民的权利平等等目标。

——【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戴高乐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期间(1958—1969年)的外交措施(部分)

1960年,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

1960年,法属非洲殖民地有14个国家独立(当年总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

1963年,《法德合作条约》签订;

1964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呼吁各国也承认新中国;

1964年,访问拉美,号召拉美反对美国霸权;

1965年,反对美国干涉越南;

1966年,致函美国总统约翰逊,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站在阿拉伯国家立场上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

——据【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德国对欧政策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此抉择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执政期间法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些措施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2020-10-16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