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8 题号:15454550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他一生著述颇丰,在《抱朴子内篇》中,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挑选了一些易获取且便宜的药物,改变了之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在从事炼丹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应,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

——摘编自《晋书》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葛洪的贡献。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葛洪取得成就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单于新立,汉武帝派苏武为中郎将,命其持节护送过去所留匈奴使者归国,并以礼物厚赠单于,以为答谢。后因发生意外苏武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苏武,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于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获释回汉。昭帝下诏令武等拜谒武帝陵园,任命武为典属国。

苏武为人廉洁,死后,“家不余财”。宣帝甘露年间,“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苏武归汉时,李陵为之饯别,曾说:“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后来事实证明,这一番话确非虚誉之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苏武的主要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武的历史贡献。
2022-03-29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朱之瑜(1600-1682)号舜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朱之瑜自幼聪颖好学,以“文武全才第一”被推荐至礼部,又被礼部推举为“开国以来第一”。他愤慨“世;道日坏、国是日非”,遂不入仕,醉心学术,自崇祯末至南明永历末,多次力辞朝廷征召。清军南下后,朱之瑜积极从事抗清斗争,曾参加郑成功等人的北伐战斗。明永历十三年(1659年),清政权日趋坚固,复明无望,朱之瑜为保全民族气节,毅然辞别国土,流亡日本。

朱之瑜寄寓日本二十三年,始终着明朝衣冠,反思故国倾覆原因,受到日本朝野礼遇。他讲习儒学,关注当地民众道德,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将当时中国先进的农业、医药、建筑、工艺技术介绍给日本。朱之瑜逝后,其书札语录由德川家族刊印成册。以舜水学说为宗旨形成的“江户学派”一直影响到“明治维新”,朱之瑜亦被奉为“日本孔夫子”。

——摘编自梁启超《明末朱舜水先生之瑜年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之瑜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之瑜对日本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2022-05-16更新 | 10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群英,字希陶,湖南衡山人。她早年留学日本,很快走上革命道路,主编过《留日女学会杂志》,鼓动女界革命。回国之后,积极谋划组织武装反清起义,曾亲率女子北伐队,配合江浙联军参与攻克南京之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唐群英以女子参政同盟会的名义发表宣言书,从天赋人权的理论,说明男女在法律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她与张汉英等人联络全国女界,向中央政府请愿给还女子参政权,并要求写入《临时约法》。此后,唐群英又多次上书北京临时参议院,同样被否决。女子参政权运动失败后,唐群英等人主要转向办女报,为提倡女权不遗余力,但都遭到袁世凯政府的封禁。随后,唐群英积极推动女子普及教育,创办了衡山女子高级小学、长沙复陶女子中学、岳北女子实验学校等多所女子教育学校。

——摘编自李细珠《唐群英与近代中国女权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群英对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2020-09-07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