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5 题号:15471549
朱熹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僭称王号而不正其名,汉丞相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随后,他在《通鉴纲目》中融入了许多与原作者完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此举意在
A.重塑南宋正统地位B.践行格物致知
C.化解儒学信仰危机D.倡导经世致用
2022·安徽·二模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朱熹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的《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据此可知,朱熹理学
A.强调“格物致知”的修养途径B.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推动儒学教育的官方化体系化D.推动儒家思想的普及化
2021-02-04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宋代理学家张载认为,“气”或“元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高体系和最初始基,包含了阴阳二气的对立依存、相反相成、升降互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据材料可知张载
A.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C.突破传统建立了完备思想体系D.强调格物致知和明理求是
2021-05-03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宋代,朱熹撰写了许多富于应用性的礼学著作,如他的《家礼》就对日常生活中体现“三纲五常”的礼仪做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规定。朱熹的这一做法(  )
A.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B.有助于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C.印证了“理”在生活中的道理D.旨在重塑儒家的伦理规范
2021-01-15更新 | 1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