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6 题号:154889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丝绸之路上,常常可以看到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商人自发组织的庞大商队进行长途贩运,也常常可以看到他们进入沿线城镇,或单独经营,或与当地商人合伙经营。沿线国家的政府在古丝绸之路的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修筑道路、设立驿站、建设贸易场馆、建立口岸等物质便利条件,提供设置观察所、巡查站、治安亭等安全保障措施,派遣使者、官员协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事务和化解纠纷矛盾等指导机制。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为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中国、印度、波斯、埃及、希腊、罗马等大国,在古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大都是从经贸交流开始的,并以此为主线,再由经贸交流推动文化、宗教交流,又由经贸、文化交流推动政治、军事、外交等交流,各种交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摘自滕文生《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凋敝,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重建、发展经济,并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它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通过附加条件的援助,在事实上造成了美国控制西欧和西欧依赖美国的结果。马歇尔计划是以美国为主导,受援国处于被动接受与附属地位,不能自主决定经济政策。这一计划还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谋求互利共赢。

——摘自张鑫《“一带一路”根本不同于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交流互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主要不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冷战格局的形成,美国对日方针在1945-1955十年间有重大改变:从占领最初的彻底摧毁日本逐步转变为扶植日本垄断资本复活。从1950年起……美国对日政策转变为将日本作为西方世界的亚洲工厂和反共屏障。正是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促进了日本垄断资本的复活和在复活基础上的高速增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冷战的一些结果必定是投机的。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如果没有强调对太空的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够如此快的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没有美国的影响他们可能不会感觉到这种紧迫感……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斗争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比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还更为分裂、复杂的世界。

——佛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反恐战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二战后日本取得的经济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2020-12-11更新 | 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的企图。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摘编自1947年3月杜鲁门美国国会国情咨文

材料二尼克松主义是1970年前后他任总统期间提出的国际关系的新战略。认为必须把建立与盟国间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让盟国在经济、军事上承担更多责任与负担,帮助美国渡过难关。以军事实力为基础,以谈判为手段,对付苏联,维持美苏均势。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缓和国际局势。“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成为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反映了美国收缩海外战线,以有限力量去维护主要利益的战略诉求。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征。

(2)比较材料一、二,说明相对于杜鲁门主义,尼克松主义做出了哪些调整?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国际力量变化上,说明尼克松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2017-07-02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美国对外援助的性质,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观点一“对外援助”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或机构对另一个国家的人民或机构所实施的帮助或计划进行帮助的行为。我们是最热忱地、最真诚地、最恳切地企图帮助这些不发达国家达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
观点二一个国家给另一个国家提供多少援助,不取决于后者的需要,也不取决于它以往的经济状况是好是坏,或它的道德状况,而是取决于援助国将从对其援助中在政治上能获得多少好处

——摘编自[美]罗伯特沃尔特斯《美苏援助对比分析》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在援助的构成比例方面(见表),二是提出“欧亚并重”的“全球战略”。

1946—1953财年部分年份美国对外经济和军事援助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对外援助总额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军事援助所占百分比
19463075.73075.70.00
19483179.52864.7314.89.9%
19505971.34799.31172.019.6%
19517612.63426.74185.955.0%
19526814.02408.94405.064.6%
19534979.92246.12733.854.9%

——摘编自娄亚萍《试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发生的具体变化,并说明其背景。
2022-04-22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