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短暂的春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8 题号:1549040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3-1921年中国各经济类型面粉生产量比重的变化

1913年

1921年

总产量合计(千包)

213642.03

247197.28

1.商品面粉(%)

45.64

45.15

机器产品(%)

10.24

19.49

土磨坊产品(%)

35.40

25.66

2.自用面粉(%)

54.36

54.85

——据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

材料二   1863年,英国资本家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得利火轮磨坊。这种机器磨坊是在土磨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蒸汽机械动力代替劳力,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比土磨坊有所提高。机器磨坊范围不大,雇工亦少,日生产能力一般不过50-60包,积累资金不多,而改建、扩建与订购大机器等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它发展为机器面粉工厂为数很少.1900-1913年创办的面粉厂,虽然安装了动力,但大多数仍靠石磨磨粉,生产能力不大,日产面粉100200包,实际上仍是机器磨坊。这个时期共有11家这种机器磨坊。1914年以后,国内发展了电动机,使用方便,凡有电力供应的城市,机器磨坊均有了较大发展。

——据徐新吾等《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历史概况与特点》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3-1921年中国面粉业发展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3-1921年中国面粉生产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 短暂的春天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2020-04-14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历史资料中的数字信息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从1896年至1913年,中国的华资纺织工厂仅有16家。1914年至1922年,民族资本所创建的纱厂达49家。面粉工业在一战期间建立的约有100家,中国由面粉输入国一跃成为面粉输出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2019-09-23更新 | 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一一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三 甲 餐厅科一个梳大辫儿女同志挺热情:“噢,提前吃饭是吧!炒菜来不及了,煮点面条好不好?”
乙 也行。
甲 “你填个表吧!”
乙 这也得填表? 。。。
甲 我一看这情况,我直接找他们饭店经理去了。
乙 这也找经理。
甲 经理还不错,办事干脆!“刘秘书!”
乙 通知煮面。
甲 “查查文件,有没有热汤面的精神?”
乙 哪个文件专写热汤面哪! 。。。
甲 我买个面包对付了,三天演完了,第四天我坐火车回来,刚要上火车,经理跑到车站来了。
乙 给你送行来了。
甲 “老X,热汤面批下来了!”

一一马季 唐杰忠相声《多层饭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与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当时我国城市经济体制中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为了解决城市经济体制的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
2016-11-18更新 | 3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