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 题号:1549054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鸠山一郎率领的日本自由党结成;以鹤见祜辅、町田忠治为首的日本进步党也宣告成立。战后日本保守党——革新的两大系列的主要政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同时,联合国的建立,使人们充满对“世界国家”理想的期待。1946621日,美国国务院重申了《波茨坦公告》中的为了世界和平与安全,确保全面除日本武装的非军事化目标,同时美国也迅速展开了对日本社会意识形态的改造,这迅速摧毁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家机器和统治秩序,使得各种政治势力空前活跃。1947年,蕴含了和平主义原理的《日本国宪法》颁布,这符合战后世界政治的潮流,也顺应了战后日本国民普遍厌战、向往和平的现实愿望,但在世界冷战格局笼罩下的战后历史中,日本宪法的和平主义原理却屡遭现实政治的背离。

——摘编自舒方鸿《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日本和平主义思潮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初期日本社会对和平的追求。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扮演着一个极其复杂的角色,时而令人振奋、欣喜,时而让人胆颤、绝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开始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赵林:《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材料二



图1                                                       图2

(漫画注解: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作为病人的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医生一样的钳子。)

材料三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路德维希·艾哈德

(注:路德维希,艾哈德: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1949—1963年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劳动部长,1963—1966年任联邦总理。)


(1)根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1到图2,是德国一步步摆脱“凡尔赛体系”的严格限制,把战争带给欧洲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过程?图3表明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试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
2021-08-25更新 | 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是与工场手工业和资本原始积累相适应的经济学说和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新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欧洲普遍衰落,寻求联合,先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而英国却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欧洲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英国担心失去领导地位,曾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但都被戴高乐否决,戴高乐担心担心英国成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经过几年的努力,英国1973年才最终加入欧共体。

——何梦吉《英国脱欧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经济政策演变的特点以及经济政策发生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背景;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对欧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2017-06-02更新 | 4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大亨亨利·福特在实行泰勒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组织大批量生产,首创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一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通过连续不断的传送带运转,使劳动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泰勒制和福特制强调生产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量化,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一些客观规律,在欧美成为风行一时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但是,泰勒制把工人假设为只要求高工资的“经济人”,福特制也把工人看亻乍是机器和传送带的附庸,片面强调经济动因,忽视人的感情因素和社会需求,忽视管理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不能有效地激发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编自马克垚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20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的企业竞争能力大为削弱,紧接着是贯穿整个70年代,弥漫于整个西方世界的严重的经济“滞胀”。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使西方经济界人士猛然惊醒。80年代初,许多美国学者来到日本考察,探求日本企业成功的秘密。在日本,美国人看到日本企业从哲学的角度将企业视为一个文化实体,注意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期生存与发展。借鉴日本的企业文化,新确立的美国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它鼓励个人奋斗,树立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与在社会中充分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相吻合。因此美国的企业文化理论一提出,便在西方的企业实践中得到迅速运用。

——摘编自马克垚著《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方现代企业文化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二、二十年代以来西方企业文化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2021-10-18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