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雅典民主政治 >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55009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这时执政官以及其他几乎所有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是开放的,其第三、四级则可通过抽签法当选。公民大会每隔十天召开一次,凡年龄达二十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可在会上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讨论一切对内对外政策,并作出决议。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空前绝后的地步,但作为奴隶制民主政治,它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首先,广大奴隶不仅毫无权利可言.而且被明目张胆地列为专政对象。雅典一切法制、政策都必须服务于剥削与统治奴隶的最高原则,血腥立法之外,还有警察和特务。其次,这个民主政治的范围即使在自由民当中也是很有限的,妇女皆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这就使自由民人口总数一半以上与它无缘。第三,雅典对内虽行民主,对外特别是提洛同盟的盟邦却是极端专横残暴的,毫无民主可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民大会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宪政代表了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但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存在诸多缺陷。它是19世纪以前世界史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是原始而简陋的。它赋予了公民以充分的积极自由,但却忽视、压制了消极自由。它构建了多元主义的权力结构和严密的权力监控机制,但权力交叉现象明显,分权制衡机制既不健全,更不科学。它是以大量金钱和时间投入为代价的,运行成本昂贵

——摘编自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独立自主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共和国。美国人民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确立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权力的并对各州有约束力的中央政府。美国人民从自己的痛苦经历中发现,缺失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是年轻共和国的致命弱点。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主张中央政府相对集权,反对主权在州的人几乎都强调人民主权原则,主张把制定和批准宪法的权力从各州议会手中转交给民选代表。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

——摘编自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宪政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原则确立的背景。

2017-11-26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机警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
2018-10-02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被西塞罗称为“历史之父”,他的《历史》是西方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曾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反对僭主政治。大约从30岁开始,他开始四处游历,几乎走遍了当时希腊人心中的整个世界。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考察名胜古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收集各种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公元前447年,他来到刚刚经历希波战争的雅典,与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等人交往。他收集了很多资料,在公元前443一公元前425年间,集中精力写作关于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

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是复杂的。他歌颂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痛恨暴君和僭主,这种进步的政治观使他能较客观地认识历史的发展。他的历史观中也体现出人本观念。分析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原因时,摒弃神秘主义的因素,把人放到了第一位。他认为各民族都是平等的,对希腊之外的其他民族不抱歧视态度,肯定他们的卓越成就及其与希腊文化的关系。写到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时都注意分析自然环境。他指出自然条件的优劣对生产发展速度、文明发展的快慢、社会发展的程度和国家的强弱等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希罗多德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开创了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因素之一的唯物史观。但他也认为在天象和世事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明显带有宗教神命思想。

——摘编自刘佳《浅谈希罗多德在〈历史〉中体现的史学思想》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希罗多德写作《历史》的时代背景,概括指出希罗多德成为优秀历史学家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体现的史学思想。
2022-03-20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