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5 题号:1564280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1年,李达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一大”后,他创建和主持了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和革命书籍;还创办和主持了上海平民女学,培养了王剑虹、王一知、丁玲等一批党的妇女干部。1923年,李达因与陈独秀的矛盾,脱离中国共产党。194912月,由毛泽东等人作历史证明人、刘少奇做介绍人,党中央批准李达重新入党。在离开党的组织的期间,李达的信念从未动摇过。1927年初,他应邀为毛泽东在武昌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1948年,受地下党的委托,成功促成了程潜起义,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李达在全国各地大学任教时,经常向地下党介绍进步学生入党。20世纪50年代,李达反复阐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强调社会主义阶段必须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和按劳分配原则。李达为坚持真理奋斗到了最后一息。

——据汪信砚《“理论界的鲁迅”李达》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李达观点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达在新中国成立前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丁文江是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1902年,丁文江赴日留学,时年15岁。1911年毕业回国后,丁文江在上海南洋中学教化学、西洋史和地质学等课程,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写《动物学教科书》。19136月与章鸿钊一起创办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和地质调查所,并担任两所所长,培训地质人才,开展地质工作。1926年出任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实施建设大上海计划,从外国人手里争回许多重大权利。丁文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曾与胡适等先后创办《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并发表政论;发起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即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名的科玄之争;曾标点、整理、编辑《徐霞客游记》,推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93615日,丁文江因煤气中毒救治过程中折断的肋骨刺破胸腔受到感染而逝世。——摘编自浦庆余《拓荒者的光彩

——纪念丁文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文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丁文江的一生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4-12更新 | 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青霞,清末两广总督马丕瑶的女儿,嫁于河南首富刘耀德,改姓刘。1902年丈夫病逝后,她继承了千万家业。1907年,刘青霞跟随二哥前往日本考察实务,期间结识了孙中山、鲁迅、张钟端等人,走上了社会活动和革命的道路。在东京,她与友人创办《中国新女界》月刊,宣传妇女解放。她参与创办了公立中州女子学堂附小(今开封市二师附小)以及河南的第一所女校——华英女子学校。刘青霞还修建桥梁,开办“孤贫院”、“平民工厂”。同盟会员张钟端由日本回国,策动起义,她设法予以掩护,1911年夏她营救了一批革命党人。1913年初,刘青霞两次觐见孙中山,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捐献给国家,孙中山大为感动,挥手写下“巾帼英雄”四个大字。1922年,刘青霞把自己的全部家产交给冯玉祥。她无私的捐助行为遭到了刘氏族人的怨恨和养子的背弃,加之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其理想破灭后抑郁而终。

——摘编自郑旺盛《辛亥女杰刘青霞》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刘青霞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刘青霞的革命活动,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刘青霞理想破灭的原因。
2021-05-08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梦阳是明中叶文学复古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明史》称他“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自宋代理学盛行,性理诗连绵不绝。这种诗“尚理而病于意兴”“言理不言情”,甚至“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虽然增添了诗的表现手法,但也严重阻碍了诗的健康发展。李梦阳针对这种近世俗体而提出了复古的主张。李梦阳要求骚学楚,赋学汉,诗学唐,实质就是要求以各种文体的典范作品为榜样,创造出典范的封建文学。对于诗,他要求既要学习古代优秀作品的高尚风格,即“格古、调逸”等,又要出于真情,即“情以发之”。只有“情以发之”,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诗,这是诗的生命。李梦阳晚年提出的“今真诗乃在民间”颇值得重视。“今真诗乃在民间”,就不仅仅具有提倡向民间文学学习的一般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具有了面向新兴的市民文学的意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梦阳的文学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梦阳取得文学贡献的原因。
2022-01-25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