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8 题号:15681616
1930年代后期,大批文人曾在武汉集会,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主张,参与者包括“左翼”的茅盾、冯乃超,超乎政治之上的老舍、巴金、陈西滢等,以及思想倾向于国民党的张道藩、王平陵等人。这表明
A.国民政府文化专制不得人心B.教育普及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C.弥合内争成为社会共同呼声D.民族危机加速了文艺大众化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40年,山东根据地发布《公平负担暂行办法》,对各阶层采取“钱多多出,钱少少出”,实行累进税的方式征收救国公粮。这旨在(       
A.完备根据地的法制建设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推动土地革命顺利开展D.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2022-04-06更新 | 4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此历史事件
A.配合了远征军国外战场的作战B.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同情与援助
C.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D.证明了全民族抗战策略的正确
2020-09-21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时空是历史的“舞台”。下列两幅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创建的根据地,促使其空间发生转化的因素有

①国民大革命失败   ②日本法西斯侵华   ③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④“三大战役”胜利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0-04-30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