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5 题号:1574345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范文澜(1893-1969年),浙江绍兴人,自小精读四书五经等古典著作,大学期间接受了严格的国学研究训练。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对范文澜的触动很深,开始由不问世事的学者转变为革命者,把个人的学术生涯逐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在革命活动中,范文澜深入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在长期关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史学研究。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指出中国的历史是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男女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创造的成果。他肯定了劳动人民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范文澜运用阶级斗争学说分析历史事件,同时他又反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教条化。

——摘编自林绪武《范文澜中国通史研究的风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范文澜如何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文澜在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方面的贡献。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1934年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

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次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他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材料二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后,钱学森和夫人准备赶回祖国,为国效力。此时的美国,以议员麦卡锡为首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狂热。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1950年,钱学森一家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钱学森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迫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海关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中国,中国科技界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

材料三 1954年4月,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就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召开国际会议。中国释放了4个美国飞行员战俘以争取钱学森等留美公民尽快回国,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包括了释放11名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的回国效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以上材料均来自《百度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钱学森成为世界知名空气动力学家的背景。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扣留监禁钱学森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钱学森能够回到祖国的原因和作用。
(3)据材料分析日内瓦会议的重要意义。
2020-06-19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梁漱溟开始提出“乡治”的主张,到1931年完成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说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所以“中国没有革命的对象,只有建设的对象”,“中国革命只有外来原因没有内在原因”。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依靠“乡村自治”组织,来建立“乡村文明”。他说:“共产党闹的最厉害的地方,单靠军队去剿是不行的”,“必须另有一种农民运动代替才可以”。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办乡村建设研究院,以后又扩大到菏泽等三个专区。“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乡农学校”(学校是乡和村级的行政实体),大多数校长校董由当地豪绅担任;二是建立“乡村自卫组织”,实际上是建立豪绅掌握的地方武装;三是建立“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改良,“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

——据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特点并予以简评。
2018-05-19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辽朝皇族后裔的耶律楚材,在金国衰亡、蒙古兴起的情势下,顺应时代潮流,接受成吉思汗的征召,以实现其“致君泽民”的宏图伟愿。成吉思汗逝世后,因为耶律楚材的勤政善政,窝阔台汗对他特别满意。耶律楚材“锐意经济之学”,用“汉法”治国。他向窝阔台汗建议,重新颁布太祖时期的法令“大札撒”,奏上“便宜十八事”和“陈时务十策”颁行天下。以中原百姓多因冒犯禁令而被拘捕或遭杀戮,奏请恤刑慎杀,议定推恩赦宥之制。他反对将汉人土地作为牧场,提倡农耕经济。在其提议下,蒙古统治者两次敕修曲阜孔庙,在燕京等地设立经籍所,整理挽救文献典籍,保护恢复中原文化。耶律楚材忧国恤民,抑恶扬善,以仁民爱物之心,践行以儒治国之道,是一位既有重大事功又有严谨操守的杰出政治家。

——摘编自张熙惟《公元1220年代:元朝制度奠基者耶律楚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耶律楚材能够成为元朝杰出政治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耶律楚材的活动。
2022-03-3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