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 题号:1574395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称其为“一桩从天上掉下来的幸运的事”。美国更积极地介入远东事务,迅速做出了防止日本“北进”的反应。624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解除对苏联在美资产出口管制。7月以后,美国政府同意苏联提出的优先给予出口许可证的要求。723日,罗斯福批准了为一支有500架飞机的中国航空队提供装备和人员,还批准了派遣军事代表团来华,考察与租借援助有关的事宜。7月底,当日军开进印度支那南部时,美国随即做出了激烈反应:罗斯福发布行政命令,宣布冻结日本在美一切资产。美日之间的分歧,预示着两国矛盾的不可调和。

——摘编自张愿《苏德战争爆发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概括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的远东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苏联为满足战争需求,积极增强国内情报力量,对苏军情报工作的指挥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形成了高效的情报指挥系统。1943年春,为查明德军下一步行动计划,苏军情报力量围绕德军相关作战问题展开侦察,在总参谋部的指挥下,苏军各方面都加强了自己在行动地带的情报侦察工作。经过对德军作战思想和战法的反复研究,苏联最高统帅部最终摒弃对战略防御的偏见,采取以纵深梯次防御的各种火力、航空兵的猛烈突击及战役和战略预备队的反突击迎击德军的进攻,消耗和疲惫进攻之敌的针对性作战计划。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情报工作为苏军指挥层的决策提供了全程支援,苏军的行动始终是以准确的情报为基础的。

——摘编自孙建民等《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情报工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发展情报系统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健全情报系统的作用。
2023-04-26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1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对美国的影响。

材料二1937724, 英日双方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9413~12月美、日进行秘密谈判,谈判中美国承认伪满政权,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


(2)《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请分析其实质。

材料三 《报知新闻》的社论《天赐良机终于到来》(1941129日晚报)说:“残虐无道,掠夺瓜分世界,地球上人类应当共同拥有的财富与资源的80%被他们占有。恬不知耻的英美,竞进一步把魔爪伸向了东亚的最后一块肥肉--中国大陆。国民,奋起吧!国民,前进吧!照耀我们的是三千年国体的精华!”

--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3)依据材料三指出该社论对太平洋战争起因的认识。对此,你有何评价?

材料四   二战爆发后,罗斯福政府逐渐抛弃了“孤立主义”, 卷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15月,美国宣布为英国军舰护航,实际上参加了对德作战。但在亚洲战场上,虽然美国宣布对日实行战略物资禁运”.并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但并未直接对日作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仍然是孤军备战。面对美国的禁运,日本展开和平攻势,大肆宣传要谈判解决美日矛盾。美国国会中的孤立主义者竭力鼓吹对日议和。罗斯福政府制订了先欧后亚”--先集中力量打败德意法西斯、然后再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但是1941l2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顷刻之间美国的孤立主义销场匿迹先欧后亚战略也宣告失败。


(4)依据材料,指出二战爆发后影响美国迟迟不参加对日作战的因素有哪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对美国国内和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0-08-07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蒋介石就意识到:若要彻底实现中日战争世界化,中方须配合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国家,而不是坐待他国指挥。以他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积极的战略导向,迅速决定对德、意、日三国同时宣战,“用意乃在放弃其无关紧要与侵略之德意,而获得利害密切之英俄也,且得对俄对英对美皆有发言之地位”。同时,他召见美英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戴尼斯,商讨派军入缅援助英国抗日和联合作战等问题,并通过新任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向美国当局转告“对香港已积极增援,对安南亦决进击”。在入缅交涉的同时,蒋介石也与美英两国积极商议建立联合军事委员会,制定全盘战略计划。尽管从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短短十几天的交涉看,蒋介石的战略规划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但这些交涉沟通了各方关系,为中国得到来自盟军的武器和其他援助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姜涛《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国民政府对美英军事合作的构想及交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国民政府的战略规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国民政府实施这些战略规划的意义。
2022-01-01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