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2 题号:15796282
下图为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

据此判断,这反映了
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根本变化
C.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D.中共坚持抗战力量逐步壮大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37年北平沦陷后,有人观察到,“这些粗汉”虽然不会说“国家”这个名词,可是绝对分得清“咱们”“他们”。他们都满腔义愤,最富中国国民的气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国民素质有待提高B.抗日根据地群众基础广泛
C.民族意识明显增强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
2021-01-28更新 | 3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汉口正式创刊并公开出版发行,当时该报系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机关报。发刊词宣称:“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这反映了当时(       
A.中华民族的政治诉求B.民主党派空前活跃C.国共争夺抗日领导权D.中国时局再度恶化
2022-04-06更新 | 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在孙立人将军戎马生涯中,在缅甸与日军作战取得的仁安羌大捷是其一生中的荣耀之笔,通过此战一鸣惊人,帮助解救了7000多英军士兵和随军记者等人。由此可以推论出(     
A.美苏忙于冷战让国民党军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B.国民政府的战略作战部署有成效
C.经此一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中国经此一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作战计划
2021-09-08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