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82 题号:15800259
“文”“质”之争是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表现于外,“文”表现于外构筑起礼仪形式系统,“质”隐含于内,成为人心的道德规范。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主张外在仪节与内在仁义品质协调相配,而道家重质轻文、墨家尚质后文、法家尚质反文。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思想家
A.力图解决“礼崩乐坏”的现实困境B.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价值取向
C.极力促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D.主张思想进步需借鉴他派主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孔子说:如果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变)也。”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并相互辩驳、诘难,但他们的共同宗旨皆是以“其学易天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源出一脉B.礼崩乐坏亟需革新
C.百家争鸣同大于异D.儒家得到普遍认同
2020-09-01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一批文士“学而优则仕 ”,其中不少做了贵族的家臣,如孔       子的弟子子路、仲弓、冉有等。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B.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C.儒学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D.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2022-01-20更新 | 4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侯,一匡定天下”,企望周之复兴。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希望重现孔子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从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
A.希望实现国家统一B.主张恢复周王室统治
C.主张加强礼乐制度D.主张实行以德治国
2021-05-20更新 | 5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