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 题号:158322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蒋方震,字百里,188210月生于浙江海宁。蒋方震17岁中秀才,后赴日本留学,结识蔡锷与梁启超。因抱定建军救国思想,于1903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以步兵科第一名毕业。武昌起义爆发后,在东北军队任职的蒋方震策动奉天独立,响应革命,起义失败后,蒋方震南下杭州逃难。民国初建,他出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因受陆军部阻挠其整顿军校,举枪自杀,后获救。袁世凯称帝,蒋方震与蔡锷、梁启超联合策划讨伐袁世凯,此后长期悉心研究军事理论,被誉为军事学家而名噪一时。一·二八抗战爆发,蒋方震为十九路军策划抗战事宜,并发表著名的抗战理论,指出中日必有一战,只有持久抗战才有出路。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不但出任陆军大学代校长,还赴欧洲与各国周旋,并成功说服意大利和德国向中国提供物资。

——熊尚厚、严如平《民国人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方震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方震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1917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推动教育改变。1919年2月,发表《教学合一》,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1925年3月,还创刊了中国第一份专为农民发行的报纸《农民旬刊》。1926年,在其创办的明陵小学召开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一次乡村教育联合研究会上,宣读《我们的信条》,提倡“生活教育”。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1927年,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晓庄师范。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1930年4月,晓庄师范被查封。逃往日本。1931年春,陶行知回国,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陶行知主要的教育思想和理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对近现代教育发展的伟大意义。
2021-06-07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姚启圣(16241683年),浙江会稽人,康熙十七年擢升为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其上任初就抓住台湾郑军分众拒守沿海县城、岛屿而势弱这一弱点,全力进行反击。姚启圣的“平台”策略是以政略为主,战略为辅,数年间共计招抚台湾郑氏集团有关联的官兵130000人以上。姚启圣从“平台”事业的大局出发,向朝廷建言,裁汰水师冗杂人员,特别是不习水战的满洲旗勇,自行招募熟悉水战的兵士,并制定了“跳船赏格”“临敌退船罚例”等措施,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福建水师已经拥有“精兵20000余名,战船300艘”。姚启圣还力荐“海霹雳”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使清政府的水师部队成了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除此之外,姚启圣在总督任上还解除海禁、教化闽民、整顿吏治、主持汀州盐政等,福建的社会风气为之大开,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领福建水师赴海攻台,一战而定乾坤,成功收复了宝岛台湾。

——摘编自张俊《福建总督姚启圣对清初“平台”事业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姚启圣为收复台湾所作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姚启圣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
2023-03-26更新 | 2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杨荫杭(1878—1945),近代革命党人、法学家。189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从事反清爱国活动,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02年毕业后被派往南洋公学译书馆译书,次年组织无锡理化研究会,并担任上海《苏报》报社编辑,兼职教师。1905年在无锡公开鼓吹民主革命,遭到清廷通缉。后潜逃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专研法律,获法学学士学位后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法律。1910年回国后,赴上海《申报》馆担任编辑并从事律师事务,发起成立上海律师公会,立志“以法治国”。辛亥革命后,先后出任江苏、浙江、京师等地高等审判厅厅长和高等检察长等职。任职期间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拒绝欢迎任职军阀、判处浙江督军的恶霸亲戚死刑、因津浦铁路管理局租车购车舞弊案扣押交通总长许世英。1919年辞职后回到无锡,1920年移居上海,被《申报》报社聘为副编辑长,并重操律师旧业。

——摘编自梁景明《杨绛之父杨荫杭:京师检察厅检察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荫杭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杨荫杭的主要活动。
2024-05-05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