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8 题号:15925443
《礼记》中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墨子》中有”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从中看出三者均主张
A.倡导社会和谐B.具有民本思想
C.实现国家统一D.推行仁政理念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历来是一个注重气节和人格的国度,如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中的“烈火焚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经典名句。下列思想中,属于先秦思想中注重气节和人格的是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021-04-20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所示列举了汉语中“文化”的词源解析。它们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词项词源分析
“文”“纹理”,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
“化”“改变”
“文”+“化”(文与化并联使用)引申出“以文教化”之义
“文化”(“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文治和教化
A.人文精神B.道法自然C.崇德尚贤D.自强不息
2021-05-01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②宣扬性善论
③将治国理念与人生修养结合起来
④董仲舒思想与之有渊源关系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7-07-02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