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7 题号:15928949
图1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图2为全球经济不平等示意图(1820-198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明:基尼系数是一个社会不平等的指标,系数为0表示绝对的平等,系数为1表示最大的不平等。

——以上材料均转引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


(1)图1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的相同之处。
(2)结合图1和图2,以“19至20世纪全球经济不平等”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山东潍坊·三模 查看更多[14]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一个白人贵族家庭。他少年时代接受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他认为应该解放黑人奴隶,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他设想只有新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最才是不可摧毁的。”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数造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付出了毕生的经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摘自罗荣渠《美洲史论》

材料二   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到1938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

——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强,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特点。
2023-04-21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21823年,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革命。182312月,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它们(美洲地区)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是不可能的”。同时指出美国对欧洲的政策是“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不对任何国家所加于我的损害妥协”。这就是著名的“门罗宣言”。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等

材料二   1969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谈及美国对亚洲“友邦”的政策时说:“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这被称为“尼克松主义”。19702月,尼克松进一步指出:“美国仍将参与盟国与友邦的防卫和发展。但是美国不能也不会为世界上所有自由国家设想和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策、承担全部防务责任。”为此他提出将“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19717月,尼克松在讲话中认为世界存在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美国不再处于完全占支配的地位,必须对外交政策作出调整。这些都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涵。

——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门罗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涵,并结合所学,简要归纳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主义”之下的美国对外战略应对。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一句话概括门罗宣言和尼克松主义所体现的实质。
2024-03-20更新 | 11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谓“非殖民化”,主要是指殖民地、保护国或委任统治地,也包括半殖民地获得独立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

19世纪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可被视为非殖民化的开始。至19世纪末,亚非拉的非殖民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20世纪是非殖民化的世纪,包括20世纪前半期和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二战后,1945-1991年,世界上有93个国家独立,1960年一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故将1960年称为“非洲年”。

1960年在赫鲁晓夫的倡议下,联合国发表《非殖民化宣言》(《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加快了世界非殖民化进程。

1994年帕劳共和国独立,联合国的托管任务完成。

2011年至今,联合国已经包括193个国家和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可以认为,非殖民化已经基本完成。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19世纪末以来的“非殖民化”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
2021-12-18更新 | 4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