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3 题号:159319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06月,德国击败了法国并迫使它签订停战协定。英国虽国力衰落,但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海上力量以及人民誓死抗德的坚强决心,都是德国不能忽视的。希特勒在法国败降后发动“和平”攻势,但接替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和谈要求,“和平”攻势破产。19407月德国启动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历经三个月的空战,德国损失战斗机1733架,英国损失915架。1941622日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这样德国的对外军事战略重心从西线攻英转向东线攻苏。

——摘编自杜明才、罗立《论1940年至1941年德国军事战略的转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0—1941年德国对外军事战略重心转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0—1941年德国对外军事战略重心转移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   一战进行到1918年时,美国参战,大批士兵和作战物资运往欧洲。德军统帅兴登堡意识到德国战败已经无法避免,决定在美军抵达前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即使无法打败英法联军,也能促成较为有利的和约签署局面。这年春天,德军发起了“春季攻势”,但功亏一篑。19187月,东线局势缓和,得到了适当补给的西线德军打算再一次进攻,试图席卷马恩河地区,继而进取巴黎。战役开始后,德军在初期占据了一些优势,但很快法军进行反攻。到了7月底,美军加入战局,本就伤亡惨重的德军无力再抵御。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彻底解除了针对巴黎一马恩地区的所有威胁,简而言之,此战是德国一系列胜利的终点,是协约国一系列胜利的开始。3个月后,协约国的胜利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鸿渐《第二次马恩河之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的意义。
2022-04-22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为了打败日本法西斯,美军决定向日本“内防御圈”发起进攻,对其本土进行战略轰炸,而处于东京和美国属地塞班岛中央的硫磺岛,就成了美日两军的必争之地。1945年1月9日吕宋岛战役结束,于是尼米兹决定在1945年2月中旬发起硫磺岛登陆作战。日军将领栗林忠道下令在硫磺岛进行地道作业,整个硫磺岛的地下几乎被掏空。1915年2月16日,美军对硫磺岛进行了轰炸,但是日军躲在地下,根本毫发无损。这座只有2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双方竟然争夺了一个月的时间。3月26日,硫磺岛战役结束, 但是清剿残余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4月底。美军攻占硫磺岛共伤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 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伤亡人数超过日军的唯一战例,此战役被世人称为太平洋战场上的“绞肉机”,对于美国来说,这样的伤亡比例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因此,也使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的研究成果—原子弹,被投放到了日本的本土上。

——摘编自赵海军 、应飞虎《一场惨胜:美军硫磺岛登陆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硫磺岛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军取得硫磺岛战役胜利的影响。
2020-06-14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814日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民主的重建和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同年9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法案在1941111日生效,为第1776号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在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已在1940年边过与英国达成的基地租用协议,向英国及加拿大提供驱逐舰,以换取使用英国在西半球的基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当时世界局势走向所造成的影响。
(2)《大西洋宪章》和“租借法案”都发表在美国参加二战前夕。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在道义和物质上不遗余力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原因。
2021-11-02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