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2 题号:160256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的欧洲,大多数强国都被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中,由于他们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产品有海外市场。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加上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英国人开创的许多事业,现在的老大居然是德国人,比如在电缆行业、化学工业。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于是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1913年,它已经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二   在世纪之交,外交大臣比洛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

路德维希说:“从1870年到1917年几乎有半个世纪之久,德国的中小学校和大学一直在庆祝纪念色当的胜利,用以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

在一战爆发时,大多数人投票支持战争。而德国的战争目的早就列在一本秘密的备忘录中:吞并布里耶矿区,削弱法国,使比利时、卢森堡和俄国统治的非俄罗斯民族都对德国俯首称臣,并建立一个以德国为领导的欧洲关贸和经济同盟。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德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崛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19-01-17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图片与历史图片可以见证历史的变迁。

            图一巴黎和会                  图二 五四运动            图三 萨拉热窝事件
问题: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上述历史件事件。
(2)说明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2019-09-17更新 | 1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大国的争霸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而战争可以说在历史上一直是多种形式和手段中最高的形式或最后的手段。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征杀战伐都是在步、骑、车、船所能达到的平面上,在当时人们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里,主要由交战双方(或各方)的军队在前线进行的。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前线和后方的联系的依赖关系无比密切,经济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大大提高,武装斗争的范围、规模和烈度空前增长。于是在二十世纪,终于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现象。

——摘编自任银睦《概论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抑制因素》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德国和英、日、俄等国相比,远不是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敌人。不过,由于德国败局几定,中国只有加入英法协约国一方,才可能在战后新的国际体系中赢得发言权,所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选择对德宣战。……首先,十几万华工通过欧洲之行,成为了具有新思想新视野的新人,对世界对中国对自身都有了新的认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大大加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其次,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挫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兼具的五四运动,对外而言,是中国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继续努力和再次尝试。对内来讲,启蒙了几代国人,影响了今后中国百年的思想走向。第三,大战前后,国人从憧憬兴奋到失望幻灭,使部分精英转而停止了对欧美文明的亦步亦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国际化——以俄为师,这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美)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二十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促进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2019-03-18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