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 十六国与北朝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5 题号:16032428
天兴元年,拓跋珪下诏议定国号,群臣建议用先代的国号“代”,汉族士人崔宏却主张“宜号为魏”“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拓跋珪认为“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最终选择“魏”作为国号。拓跋珪这一做法
A.带有“以夷变夏”的特征B.标志着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C.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D.缓和了北方各民族间的矛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孝文帝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举措有(     
①迁都洛阳   ②移风易俗   ③统一北方   ④军功爵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3-11-25更新 | 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姓氏改革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拓跋氏改姓为元,步六孤氏改姓为陆,贺兰氏改姓为贺,独孤氏改 姓为刘等。这种现象(     
A.体现了少数民族汉化的趋势B.会导致北魏政治的动荡
C.意在争取鲜卑贵族势力支持D.完成了鲜卑族汉化过程
2022-08-22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学者研究发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政府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普遍的授田制,有实际授田和土地还受;但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却未见普遍的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地方差异B.土地私有化的发展程度不同
C.授田政策受到汉人普遍抵制D.因俗而治的多民族治理政策
2023-02-11更新 | 3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