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612995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



(1)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改革?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认识?
2020-09-27更新 | 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三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在何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从以上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2017-10-20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薛福成在谈论轮船招商局时说,商办固然比官办好,但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又恐商情之相轧也,则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则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所以,官督还是必要的。郑观应主张“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他说:“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造作则借官率以兴创之”。对于采矿业,他认为,“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商招殷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于是“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材料二   苏俄(联)政府从新经济政策初期的被动容忍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逐渐转变为主动地适当地利用和发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1921年12月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年—1922年,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到了年底,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全国总数的88.5%。

——李冠乾《苏联史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有关经营方式的阐述有何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联)政府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的意义。
2019-04-04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